满林凉影绿沈枪,对此浑无俗肺肠。
闲客偶来清话久,戛檐风摆翠梢长。
满林凉影绿沈枪,对此浑无俗肺肠。
闲客偶来清话久,戛檐风摆翠梢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竹林景象。"满林凉影绿沈枪",以生动的比喻,将竹叶的浓绿比作沉甸甸的枪矛,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在阳光下婆娑摇曳的翠色,透露出一种清凉的气息。"对此浑无俗肺肠",诗人借此表达对竹林的喜爱和内心的纯净,仿佛竹林能洗涤心灵,去除尘世的俗气。
"闲客偶来清话久",写的是文人墨客在此地流连忘返,与竹林相伴,畅谈清谈,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戛檐风摆翠梢长",风吹竹叶发出的沙沙声,如同轻轻敲击屋檐,伴随着竹梢的摇曳,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总的来说,这首《竹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静美,寓含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向往。
出亦悲,入亦悲。
儿悲不为寒,儿悲不为饥,问之旁人那得知。
父一而已,母有前后。生我者父,夫父即母。
母死不得母葬所,苍苍之天实谁咎。
一灯荧荧,父病在床。
顾语七岁儿,他时归母葬故乡。
于何求之询渭阳,于何询之之朐阳。
朐阳十万户,一一歌钟起。
问我舅氏家,老成已谢孤子死。
借问旧乡里,呼名半人鬼。
母墓不可得,不得墓兮不可以为子。
朝出郭门望,暮出郭门望。
泪痕著树树枯死,芳草为不芳。
谁何白须一老翁,指点抔土沙堤旁。
几年寒食无酒浆,几年野火驱牛羊。
人言此事五十有馀载,今得归母葬故乡。
儿寒不愁,儿饥不愁,儿名不欲传万口,儿事不欲传千秋。
愿人寻墓墓即得,吁嗟此意无人识。
《寻墓篇为程仲南作》【清·黄景仁】出亦悲,入亦悲。儿悲不为寒,儿悲不为饥,问之旁人那得知。父一而已,母有前后。生我者父,夫父即母。母死不得母葬所,苍苍之天实谁咎。一灯荧荧,父病在床。顾语七岁儿,他时归母葬故乡。于何求之询渭阳,于何询之之朐阳。朐阳十万户,一一歌钟起。问我舅氏家,老成已谢孤子死。借问旧乡里,呼名半人鬼。母墓不可得,不得墓兮不可以为子。朝出郭门望,暮出郭门望。泪痕著树树枯死,芳草为不芳。谁何白须一老翁,指点抔土沙堤旁。几年寒食无酒浆,几年野火驱牛羊。人言此事五十有馀载,今得归母葬故乡。儿寒不愁,儿饥不愁,儿名不欲传万口,儿事不欲传千秋。愿人寻墓墓即得,吁嗟此意无人识。
https://shici.929r.com/shici/j254ZYym4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