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见心长老二首·其二》
《寄见心长老二首·其二》全文
元 / 丁鹤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上方借榻动经春,道义交情久更亲。

涤器每怜司马病,卓锥不厌仰山贫。

茶烟隔座论文夜,花雨沾筵听法晨。

一自天香通鼻观,六根无处著纤尘。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赠给见心长老的一首诗,表达了对长老深厚的情感和敬仰。首句“上方借榻动经春”,描绘了长老在高处修行,诗人长期来访的情景,显示出二人关系的亲密。次句“道义交情久更亲”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之间基于道义的深情厚谊。

“涤器每怜司马病,卓锥不厌仰山贫”运用典故,以司马迁患病仍坚持写作(《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涤器”的故事)和仰山禅师的清贫生活来比喻长老的坚韧与高尚品格,表达了诗人对长老人格的赞美。

“茶烟隔座论文夜,花雨沾筵听法晨”通过描绘两人在夜晚品茗论道、清晨聆听佛法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精神交流和共同追求。最后一句“一自天香通鼻观,六根无处著纤尘”则以香气比喻高洁的品德,表达出诗人对长老心灵纯净、无丝毫尘埃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赞美了见心长老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体现了丁鹤年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作者介绍
丁鹤年

丁鹤年
朝代:元   籍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 诗人,有《丁鹤年集》传世。 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猜你喜欢

曹水农砖

昨者摩挲孙吴砖,砖文完好留纪年。

此砖何幸得相匹,所惜款识难兼全。

上方剥落存日月,亦如石阙之铭传少室。

谁欤作者曹水农,勒石考成法严密。

我思二十并廿字体别,古文省多叔重说。

廿有六年溯秦碑,源自考工故书出。

三十为卉其义同,五经文字归一律。

阳月念五始误廿,宋人题名沿俗笔。

此砖点画独无讹,结体虽非隶与科。

字有古法自不磨,流传几代今乃供搜罗。吁嗟乎!

富贵过眼如奔涛,操镘甘处贱且劳。

水农将无圬者流,搏埴之名千载留。

砖兮砖兮,匣而藏之宜镌圭璋字,曹翁铭砚同位置。

但愿三农年年大有乐租税,我亦坐拥砚田无恶岁。

(0)

送张玉生南旋兼怀香岩

兵甲满天下,穷酸两广文。

云霞才结契,风雨又离群。

流水杳然去,秋声不可闻。

寒镫孤馆里,把盏一思君。

(0)

和华璞登天津望海楼元韵

相携王粲上楼头,大海冥濛汗漫游。

近日立身心自阔,浮天无岸水长流。

烟开鳌背云光净,风扇渔帆曙色收。

万里江河同一瞬,何须有感寄沙鸥。

(0)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十六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

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

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

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0)

半山道中

斜日满篷背,新凉何处招。

山云间似鸟,闸水猛于潮。

岸曲深藏屋,林疏忽见桥。

停桡寻古寺,烦暑一时消。

(0)

太室东溪卢岩涧

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

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

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

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

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