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阑干屋角西,波光夜色静相迷。
花跗绝似铸金栗,木理真同截水犀。
移席就凉留客久,举杯邀月近人低。
长生岂必元霜剂,玉杵烂舂红雪泥。
曲曲阑干屋角西,波光夜色静相迷。
花跗绝似铸金栗,木理真同截水犀。
移席就凉留客久,举杯邀月近人低。
长生岂必元霜剂,玉杵烂舂红雪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屋角西边的景色与氛围。诗人以“曲曲阑干”开篇,勾勒出屋檐下曲折的栏杆,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空间感。接着,“波光夜色静相迷”,夜色中的水面波光粼粼,与四周的寂静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迷离的美感。
“花跗绝似铸金栗,木理真同截水犀”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花朵比作铸成的金栗,木质纹理比作截取的水犀,生动地描绘了花朵与树木的形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精妙与和谐。
“移席就凉留客久,举杯邀月近人低”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聚会场景,通过“移席就凉”、“举杯邀月”的细节,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长生岂必元霜剂,玉杵烂舂红雪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的思考,并非依赖于药物,而是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滋养。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