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深嗟不造天,鲜民负疚自年年。
朅来水阁山窗下,惭对慈乌孝鲤前。
剩有遗容传旧德,更无好梦到新阡。
披图读罢空三叹,一片苍凉木末烟。
我亦深嗟不造天,鲜民负疚自年年。
朅来水阁山窗下,惭对慈乌孝鲤前。
剩有遗容传旧德,更无好梦到新阡。
披图读罢空三叹,一片苍凉木末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题文待诏风木图(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公命运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首句“我亦深嗟不造天”,诗人以第一人称抒发了自己对于命运不公的深深叹息,仿佛在责问上天为何如此对待自己。接着,“鲜民负疚自年年”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自责,即使身为普通人,也因某种原因而背负着罪责,年复一年地承受着心灵的煎熬。
“朅来水阁山窗下,惭对慈乌孝鲤前”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水阁山窗之下,面对慈乌与孝鲤时的复杂心情。慈乌与孝鲤分别象征着母爱与孝道,诗人在此情境下,或许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自省。
“剩有遗容传旧德,更无好梦到新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思。虽然只能通过遗容追忆往昔的美好品德,但心中却再无美好的梦境能够触及到逝者的新墓地,这种情感的落差更加深了诗人的哀痛。
最后,“披图读罢空三叹,一片苍凉木末烟”两句,诗人通过阅读一幅描绘风木图的作品,再次表达了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在阅读之后,他不禁连声叹息,眼前似乎浮现出一片苍凉的景象,如同木末的烟雾一般,弥漫着无尽的哀愁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命运不公的感慨、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内心的复杂情绪,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斤溪数亩田,素心拟长往。
翳君曲得引,使我缨俗网。
风尘岂不劳,道义成心赏。
春郊桃李月,忍此戒征两。
官闲幕府下,聊以任纵诞。
文学鲁仲尼,高标嵇中散。
出门时雨润,对酒春风暖。
感激知己恩,别离魂欲断。
邬载策名十二载,独立先斯文。
迩来及门者,半已升青云。
青云岂无姿,黄鹄素不群。
一辞芸香吏,几岁沧江濆。
散职既不羁,天听亦昭闻。
虽承急贤诏,未谒陶唐君。
薄俸还自急,此言那足云。
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蕙草正可摘,豫章犹未分。
宗师忽千里,使我心氛氲。
第二百一十卷
罢战回龙节,朝天上凤池。
寒生五湖道,春入万年枝。
召化多遗爱,胡清已畏知。
怀恩偏感别,堕泪向旌麾。
欲向幽偏适,还从绝地移。
秦官鼎食贵,尧世土阶卑。
戟户槐阴满,书窗竹叶垂。
才分午夜漏,遥隔万年枝。
北阙深恩在,东林远梦知。
日斜门掩映,山远树参差。
论道齐鸳翼,题诗忆凤池。
从公亦何幸,长与珮声随。
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
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
--皇甫曾柏台辞汉主,竹寺寄潜师。
荷策知君待,开门笑我迟。
--皎然暮阶县雨足,寒吹绕松枝,理辩尘心妄,经分梵字疑。
--郑说久承黄纸诏,曾赋碧云诗。
然诺惊相许,风流话所思。
--崔子向筌忘心己默,磬发夜何其。
愿结求羊侣,名山从所之。
--皇甫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