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敝庐,闻道作通衢。
古谚「屋成路」,君权水在盂。
后来蠲纳鼠,爰止或瞻乌。
思卜南庄外,山边筑一区。
秋风一敝庐,闻道作通衢。
古谚「屋成路」,君权水在盂。
后来蠲纳鼠,爰止或瞻乌。
思卜南庄外,山边筑一区。
这首诗描绘了许南英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即旧居因道路建设被占用,不得不另寻住所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传统智慧的引用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秋风一敝庐”,以秋风起,破旧的房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沧桑感。接着,“闻道作通衢”则点明了房屋被占用的原因——道路的扩建。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屋成路”的古谚,既指出了现实的无奈,也暗含了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反思。
“君权水在盂”一句,借用水盂比喻君主权力,暗示了政府决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权力与民众利益之间关系的深思。
“后来蠲纳鼠,爰止或瞻乌”两句,通过“蠲纳鼠”(清除老鼠)和“瞻乌”(仰望乌鸦),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新住所的期待与担忧。一方面希望新居能远离纷扰,另一方面又担心新的环境是否同样充满挑战。
最后,“思卜南庄外,山边筑一区”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希望在南庄外的山边找到一片宁静之地,重新开始。这种对自然的向往,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回归,也是对现代社会压力下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变迁中的个人遭遇,更蕴含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青君那肯顾寒乡,试著葭芦拟汶篁。
有若何堪比夫子,虎贲犹想见中郎。
色添新雨帘栊好,声入微风枕簟凉。
他日东堂惭政拙,只将此物当甘棠。
尽云天鉴迩,昭昭奚所亲。
尽云天听卑,号号如无闻。
江汉何滔滔,草木何芸芸。
人外有青山,青山多白云。
茅茨共麋鹿,宫阙齐秋旻。
秋旻不可逼,麋鹿常为群。
岂不乐麋鹿,麋鹿犹畏人。
万古只如此,始尽介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