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三十七》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三十七》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徐子别三载,作客在陵州。

相期觌一面,复为他乡游。

荒庭君所旅,门外黄河流。

河清如子心,河浊如我愁。

浊在不可涤,清远安能求?

子来知我来,我已归沧洲。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南辕杂诗一百八章》中的第三十七章。诗中描绘了友人徐子离别三年后再次相遇的情景,却因各自身在异乡而感慨万千。

首句“徐子别三载”,点明了友人分别的时间之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着“作客在陵州”一句,交代了友人当前所在之地,也暗含了异乡生活的不易与孤独。

“相期觌一面,复为他乡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重逢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再次漂泊他乡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荒庭君所旅,门外黄河流。”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荒凉与孤独,门外的黄河则象征着广阔的世界与无尽的旅程。

“河清如子心,河浊如我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黄河的清澈与浑浊分别比作友人心灵的纯净与自己的忧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这里“河清”象征着友人的乐观与希望,“河浊”则象征着诗人的忧虑与困扰。

“浊在不可涤,清远安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困境的无奈与无法摆脱的现实。这里的“浊”不仅指黄河的浑浊,更暗喻了人生的烦恼与困扰。“清远”则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远方,但面对现实的困境,诗人感到难以达到。

最后,“子来知我来,我已归沧洲。”表明了友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沧洲”常用来形容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心灵自由与精神归宿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对自我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中秋

中秋添月色,携酒上金台。

世事无穷尽,江山入句来。

(0)

松风阁

绕檐恶木方童童,苍官著脚将焉从。

海涛熨帖清涵空,不见蘋末来蓬蓬。

是时散衣阑独倚,不晓此中题榜意。

但见茫茫涨软红,扑满市人乌帽底。

蜀仙茶鼎扛无人,寥寥不复闻此声。

玉川凉夜更渺邈,飕飕只今无地生。

尚怜芳草春池句,梦破客儿烦举似。

夺胎换骨蜕氛埃,丛霄九万泠然去。

(0)

次赵将春日韵·其四

浅白殷红发嫩葩,一年春事一番花。

几回带露和烟看,不信诗情未有涯。

(0)

寄子老·其一

半程蹉过夜郎溪,不到昌溪问路岐。

空使辰州亭下客,隔江招手立多时。

(0)

芝山梅仙洞

传闻梅子真,入山歌采芝。

蝉蜕升紫雾,灵踪使人思。

骖鸾不复返,蔓草空离披。

高风自百世,非假神仙师。

人生不朽业,大节在无亏。

服食求冲举,虚无恐难期。

(0)

慕容居士双楠轩

阳羡溪山名浙右,氤氲淑气无时有。

遂令比屋慕弦歌,甲第殊科争捷手。

先生读书三十年,数奇不偶真可怜。

闭门陋巷聊自隐,箪瓢屡空心晏然。

南轩前头两佳木,先生抚玩长不足。

尤爱薰风五月初,白银开花光照屋。

故人解后相逢遇,指点婆娑索新句。

君不见少陵杜叟有长吟,莫作凡材等闲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