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阶隋乱,自言河朔雄。
王师进谷水,兵气临山东。
前扫成皋阵,却下洛阳宫。
义合帝图起,威加天宇同。
轩台百年外,虞典一巡中。
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
夏氏阶隋乱,自言河朔雄。
王师进谷水,兵气临山东。
前扫成皋阵,却下洛阳宫。
义合帝图起,威加天宇同。
轩台百年外,虞典一巡中。
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名将对军事行动的自信与豪迈。开篇“夏氏阶隋乱,自言河朔雄”表明了将领在动荡的时代中自诩其勇猛和力量,如同古代夏禹时期治理水患一样,显示出对自身能力的坚信。
紧接着,“王师进谷水,兵气临山东”展示了军队的雄壮气势,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向前推进,兵威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山的东麓。这里的“王师”指的是皇帝的军队,体现出军事行动背后的权威和正统性。
“前扫成皋阵,卻下洛阳宫”则是战役的具体进程,先是在成皋(古地名)清扫敌军,然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洛阳宫。这两句流畅地描绘出一场迅速而又顺利的军事行动。
“义合帝图起,威加天宇同”表达了将领对皇帝旨意的坚定执行,以及其所展现出的权力与影响力,这种力量如同笼罩整个天地一般无处不在。这里的“帝图”指的是皇帝的战略布局,“威加”则形容其军事力量渗透至每一个角落。
“轩台百年外,虞典一巡中”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历史观念,即将领希望自己的功绩能够超越时空,被后世所铭记。轩台往往是帝王或英雄的象征,而“虞典”则是一种古代祭祀仪式,这里似乎在暗示军事成就也应该得到类似的纪念和颂扬。
最后,“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则充满了诗人对英雄将领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战龙”形象给人以强悍无匹的印象,而“思王业”表明这些英勇的事迹都是为了国家和君主的伟大事业。“倚马赋神功”则是将领在马背上思考和创作军事策略,显示出一种英雄主义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军事行动的描写,以及对将领英雄气概的赞颂,展现了唐代文学中常见的壮丽与豪迈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