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广兮,风波四起。虽有风波,不如蹄涔之水。
蹄涔之水,不为下国而倾天子。
汉之深兮,其堤莫量。虽云莫量,不如行潦之汪。
行潦之汪,不为下国而溺天王。
汉之美者曰鲂,吾虽饥不食其鲂,恐污吾之饥肠。
汉之广兮,风波四起。虽有风波,不如蹄涔之水。
蹄涔之水,不为下国而倾天子。
汉之深兮,其堤莫量。虽云莫量,不如行潦之汪。
行潦之汪,不为下国而溺天王。
汉之美者曰鲂,吾虽饥不食其鲂,恐污吾之饥肠。
这首诗描绘了汉江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隐喻。开篇“汉之广兮,风波四起”两句直接描写了汉水的辽阔与波涛汹涌的情状,但紧接着“虽有风波,不如蹄涔之水”则是通过对比,更凸显出汉江的平静和深邃。这里的“蹄涔之水”可能暗指朝廷或统治者,诗人在表达即便是朝廷再怎么翻云覆雨,也不至于倾覆天下。
接下来的两句“汉之深兮,其堤莫量”继续强调汉江的深邃与无边际,而“虽云莫量,不如行潦之汪”则是说即便是汉江再怎么宽广,也比不上那些细流小溪。这里的“行潦之汪”或许象征着民间的小清新生活,诗人在赞美这种宁静而自足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汉之美者曰鲂,吾虽饥不食其鲂,恐污吾之饥肠”,则是通过对汉江中美味鱼类的拒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清高自许,即便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不会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去追求那些可能会污染自己灵魂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汉江之水的不同形态,映射出诗人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以及他个人对于纯洁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坚守。
藕花洲上芙蓉楫,羞郎故移深处。
弄影萍开,搴香袖罥,鸂鶒双双飞去。垂鞭笑顾。
问住否横塘,试窥帘户。
妙舞妍歌,甚时相见定相许。
归来憔悴锦帐,久尘金犊幰,连娟黛眉颦妩。
扇底红铅,愁痕暗渍,消得腰支如杵。鸾弦解语。
镇明月西南,伴人凄楚。闷拾杨花,等闲春又负。
路傍谁家女,踌躇不能去。
自言妾小时,家本樵川住。
十五嫁良人,长年秉机杼。
辛勤奉舅姑,足不越庭户。
去年秋枣红,边人健如虎。
移家入深林,自谓百无虑。
空山鸣剑戟,失色骇相顾。
星散各偷生,不幸适相遇。
妾身如风花,飘零委尘土。
妾命如蜉蝣,焉能保朝暮。
一死恨不蚤,空为年少误。
去去忽相失,零落在中路。
妾有乳下儿,咿哑方学语。
四海尚干戈,安知尔生死。
回首望天涯,家山在何处。
妾命负所天,顾影惟自怜。
自怜轻失节,天下何独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