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潭寺新成复游二首·其一》
《龙潭寺新成复游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天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梵宇新瞻金碧光,心依重此礼空王。

曾参七偈耽玄教,欲扣诸天到上方。

风里磬声传净界,雨中花气逼禅床。

逢僧久话降龙事,不觉归鸦报夕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龙潭寺的游览体验,通过对寺庙新装金碧辉煌的描述,表达了对佛教圣地的崇敬之情。首句“梵宇新瞻金碧光”以“梵宇”指代寺庙,通过“金碧光”这一富有色彩感的词汇,营造出寺庙庄严而华丽的景象。接着,“心依重此礼空王”一句,点明了作者对佛教的虔诚之心,将自己内心的依恋寄托于对佛的礼拜之中。

“曾参七偈耽玄教,欲扣诸天到上方”两句,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入探索和追求,通过“七偈”和“玄教”的引用,暗示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渴望更深层次地接近佛教精神世界,甚至达到“诸天”的境界。

“风里磬声传净界,雨中花气逼禅床”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衬托寺庙的宁静与庄严。风中的磬声仿佛在净化心灵的世界,而雨中飘散的花香则更加浓烈地弥漫在禅床上,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逢僧久话降龙事,不觉归鸦报夕阳”两句,通过与僧人的长时间交谈,引出了关于降龙的故事,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添了神秘与哲理的意味。同时,通过“归鸦报夕阳”的自然景象,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融入其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龙潭寺游览时的心境与感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庄严,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天性
朝代:明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猜你喜欢

题梅道人画墨菜图

只宜滋淡泊,安足奉膏粱。

食肉非无辱,何如此味长。

(0)

题赵子固墨兰

灵均楚同姓,子固宋宗臣。

秋色凄九畹,墨香垂百春。

萧閒入神品,烂漫见天真。

此趣谁能会,烟霞物外人。

(0)

遣兴

平时文采慕骞飞,竟与侏儒论饱饥。

中散固非今世偶,孝章能恤少年讥。

鸣蛙各有官私属,犬吠情知属越稀。

何处沧桑渺尘土,一竿吾欲擅鱼矶。

(0)

翠微堤

树里娇莺恰恰啼,东风吹我度长堤。

半湖春水摇山影,一路香泥印马蹄。

钓艇纶垂新柳外,酒楼帘卷小桥西。

伊谁擪笛穿云落,三叠梅花日已低。

(0)

游平山堂三首·其二

衰盛成亏若转环,不随欣戚总追攀。

两番绿打烟中桨,一抹青浮雨后山。

澹荡有怀宜共证,繁华无迹岂相关。

遥遥举似欧阳子,定许同忘水石间。

(0)

采莲词

接天莲叶绿参差,梦到西湖六月时。

郎爱荷花侬爱藕,玲珑心里最多丝。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