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扃绣户。静听潇潇雨。料得杏花红渐吐。
已过清明时序。铜壶忽转三更。银缸一点还明。
惊破闺中残梦,无端勾起离情。
闲扃绣户。静听潇潇雨。料得杏花红渐吐。
已过清明时序。铜壶忽转三更。银缸一点还明。
惊破闺中残梦,无端勾起离情。
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钱令芬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中以“闲扃绣户”开篇,绣户即精美的闺房之门,通过“闲扃”二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寂寞的氛围。接着,“静听潇潇雨”,雨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寂。
“料得杏花红渐吐,已过清明时序。”诗人想象着窗外的杏花在雨后绽放,春天的气息渐浓,但时间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清明时节,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铜壶忽转三更,银缸一点还明。”铜壶是古代计时的工具,这里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银缸则是指室内照明的灯盏。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渲染了夜深人静的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等待。
最后,“惊破闺中残梦,无端勾起离情。”梦被突然的声响惊醒,梦境中的美好瞬间消散,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离愁别绪。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主人公因现实与梦境的落差而产生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未知的担忧和对分离的深深哀伤。
整体而言,《清平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深夜独处时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以及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语言含蓄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