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王山人》
《赠王山人》全文
唐 / 唐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红藤一柱脚常轻,日日缘溪入谷行。

山下有家身未老,灶前无火药初成。

经秋少见闲人说,带雨多闻野鹤鸣。

知到蓬莱难再访,问何方法得长生。

(0)
翻译
一根红藤支撑着我,脚步轻盈,每天沿着溪流走进山谷。
山脚下虽然有家,但我身体还年轻,炉灶前没有燃起火,药草刚刚制成。
整个秋天很少见到闲人交谈,更多的是听到雨中野鹤的鸣叫。
我知道重返蓬莱仙境很难再次拜访,询问有什么方法能让人长寿。
注释
红藤:一种植物,可能象征坚韧或长寿。
脚常轻:形容步履轻快。
缘溪入谷:沿着溪流进入山谷。
身未老:身体还未衰老。
药初成:刚制好的药草。
闲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不常出门的人。
野鹤鸣:野鹤的叫声,象征隐逸生活。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长生不老之地。
得长生: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自然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红藤、溪谷、家园和药物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融入,同时流露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红藤一柱脚常轻" 这句表明诗人经常轻盈地攀援着红藤,在山中行走,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自在。"日日缘溪入谷行" 描绘了隐者每天沿着小溪进入幽深的山谷中漫步的情景,这里溪水和山谷构成了他与世隔绝的自然界。

接下来的 "山下有家身未老,灶前无火药初成" 表明诗人在山脚下的家中还未到达衰老之年,而是正值精力充沛的时候。同时,他已经开始炼制仙丹,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

"经秋少见闲人说" 这句意味着随着时光流转,尤其是在秋天,这位隐者越来越少与世间闲杂之人的交往。"带雨多闻野鹤鸣" 则描绘了在细雨中常听到野鹤的叫声,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

最后两句 "知到蓬莱难再访,问何方法得长生" 表达了诗人对仙境蓬莱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如何能够获得长生的探索。蓬莱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岛,代表着永恒和不朽。

整首诗通过隐逸生活的描写,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不老仙境的情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自然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唐求

唐求
朝代:唐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猜你喜欢

八月十日夜梦登青城最高峰醮仙官醮罢同羽士二三人散策月下濯足涧水意甚适也推枕惘然纪以唐律

崷崒孤岑碧四围,分明佳气是祠西。

星坛醮罢天如水,羽褐追游月满溪。

真境可容兵劫坏,天涯长恐梦魂迷。

烟霞旧侣今谁在,还肯丹梯手共携。

(0)

九月晦斋宿太一宫都监姚高士示刘长翁及汤仲能诸公唱酬诗轴因和韵二首·其一

扰扰东华车马尘,烟霞何日拂衣襟。

空花想已销浮念,枯木犹能发至音。

白鹤不来红日暮,金鳞自跃碧潭深。

五千言外无馀旨,苦更研朱学洗心。

(0)

虞使君示春日喜雨六绝和韵·其三

世故纷纭剧猬毛,利名海里火销膏。

何如道院三更雨,稽古功成秋兔毫。

(0)

寒食上巳杂吟八章·其七

雪糁酴醾压树香,松花蔌蔌堕轻黄。

牛冈西路归来晚,时有乌鸢舞夕阳。

(0)

晚晴登楼和叔存侄·其三

一秋吟思奈天悭,醉面无因点缬斑。

衮衮簿书成底事,朝来爽气在西山。

(0)

晚晴登楼和叔存侄·其二

放浪烟霞我亦曾,误凭宵梦绕觚棱。

眼明一片蚕崖雪,便拟支筇最上层。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