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张国纲理问塞河诗卷》
《题张国纲理问塞河诗卷》全文
元 / 卢亘   形式: 古风

导河积石尧解忧,滔天之水成安流。

何年决齧半南土,清淮怒卷黄云愁。

宣房既筑汉歌喜,越巫抱璧神光起。

害除梁楚二渠成,海溢西南九河死。

后来群策知谁贤,何人捧土能防川。

彭城楼堞照黄土,河平堰石愁金天。

吾皇放勋超万古,泽世馀功平水土。

睢阳塞决付贤侯,解变狂澜作安堵。

于今此功宁复有,从容小试经纶手。

千年遗爱在邦民,春风吹水浓如酒。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卢亘的《题张国纲理问塞河诗卷》,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深邃的政治眼光,描绘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壮举与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古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智慧与勇气。

开篇“导河积石尧解忧,滔天之水成安流”,以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为引子,赞颂了古代先贤治理洪水的伟大成就,使洪水化险为夷,带来安宁。接着“何年决齧半南土,清淮怒卷黄云愁”两句,通过描述洪水肆虐的情景,反衬出治水工程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宣房既筑汉歌喜,越巫抱璧神光起”两句,赞美了汉代宣房工程的成功,不仅带来了喜悦,还激发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随后,“害除梁楚二渠成,海溢西南九河死”则进一步强调了治水工程对消除灾害、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后来群策知谁贤,何人捧土能防川”表达了对后世治水者的期待与疑问,暗示了治水事业的传承与挑战。接下来的几句“彭城楼堞照黄土,河平堰石愁金天”描绘了治水工程完成后,大地恢复平静、河川得以安定的画面,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吾皇放勋超万古,泽世馀功平水土”将话题转向当代,表达了对君主英明领导的颂扬,以及治水工程对社会福祉的长远贡献。“睢阳塞决付贤侯,解变狂澜作安堵”则点明了地方官员在治水中的角色与责任。

“于今此功宁复有,从容小试经纶手”表达了对当前治水能力的自信与期待。“千年遗爱在邦民,春风吹水浓如酒”则以美好的愿景收尾,预示着治水工程带来的恩泽将长久惠及民众,如同春风拂面,滋润心田。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治水工程的深远意义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治水英雄的敬仰,以及对未来治水事业的美好展望。

作者介绍

卢亘
朝代:元

汲郡人,字彦威。幼颖悟,博览群书。为文雄逸,尤工于诗。以拟著《滕王阁记》,受知于姚燧,荐为国史院编修。后以待制卒。有《彦威集》。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病中闻温古榕有疾作此奉讯·其一

闭门过夏。落尽红英空蹂籍。却讯同心。

报道伤春思不禁。相离几许。寂寞多时违笑语。

可惜年光。都为奄奄伏枕妨。

(0)

冬日郊望二首·其二

寒鸦飞尽暮天空,缭绕川原晻霭中。

林叶如丹垂欲堕,枝头更起晚来风。

(0)

灵源紫云室赠静上人

在世还随出世缘,相看去住两超然。

山门相送无劳远,还拟来参后乘禅。

(0)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其十一

天王有道自垂衣,坐付元臣禀庙机。

筑观分流诸岛上,直令日?憺皇威。

(0)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其七

曲槛回廊备四时,晓烟夕月尽相宜。

群山端为开图障,江水直堪变酒池。

(0)

酬西川郡侯惜别之作用韵二首·其一

达识如公今谢傅,中年作别亦情哀。

且题藻句宽离索,莫问萍踪漫去来。

老大勋名双剑在,疏狂林壑一扉开。

临欢预惜逢难再,坐觉愁容照绿杯。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