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天向腊寒未极,倚槛绵睇亭皋分。
一萍团红江上日,数盖淡白楼头云。
杯中竹叶与谁举,笛里梅花那忍闻。
愿君枉步数相劳,他时离绪徒纷纷。
蜀天向腊寒未极,倚槛绵睇亭皋分。
一萍团红江上日,数盖淡白楼头云。
杯中竹叶与谁举,笛里梅花那忍闻。
愿君枉步数相劳,他时离绪徒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山水画面。开篇“蜀天向腊寒未极,倚槛绵睇亭皋分”两句,通过对蜀地严冬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冷的氛围。诗人站在高处远眺,视线穿过栏杆,将山丘与平原分割开来,这种观察角度传达了一种超脱和俯瞰的心境。
接下来的“一萍团红江上日,数盖淡白楼头云”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水面上的落叶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淡淡的红色,而楼顶飘浮着淡薄的云朵。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诗人随后通过“杯中竹叶与谁举,笛里梅花那忍闻”两句,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杯中的竹叶可能象征着清廉自守的心境,而不能听闻笛子中传出的梅花曲调,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留恋。
最后,“愿君枉步数相劳,他时离绪徒纷纷”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彼此可能会有繁忙的事务,但还是希望能够多走一些不必要的路,增加几次无关紧要的拜访,以维持和深化彼此的情谊。而“他时离绪徒纷纷”则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分别和牵挂,这种情感在诗中被描绘得既细腻又隐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美描写,传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出山不见家,还山见家在。
山门是门前,此去长樵采。
青溪谁招隐,白发自相待。
惟馀涧底松,依依色不改。
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
去国怀丘园,入远滞城阙。
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
风草不留霜,冰池共如月。
寂寞此閒帷,琴尊任所对。
客念坐婵媛,年华稍庵薆。
夙慕云泽游,共奉荆台绩。
一听春莺喧,再视秋虹没。
疲骖良易返,恩波不可越。
谁慕临淄鼎,常希茂陵渴。
依隐幸自从,求心果芜昧。
方轸归与愿,故山芝未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