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入孤村,神凝秋水间。
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
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
清游殊未倦,初月照松关。
乘兴入孤村,神凝秋水间。
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
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
清游殊未倦,初月照松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秋日游栖霞庵》,描绘了作者乘兴游览时所见的秋日景色。首句“乘兴入孤村”,写出了诗人兴致勃勃地踏入一个偏远的村庄,透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接着,“神凝秋水间”表达了诗人沉浸在宁静秋水中的心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两句,通过菊花盛开和荷花凋零的景象,暗示季节更迭,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菊花虽多,却觉得小径不够开阔,而荷花凋零后,池塘显得更为宽敞,寓言着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开阔。
“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描绘了村庄的自然风貌,林木倒映在悬崖上的房屋,以及远处传来的钟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诗人借助钟声,引人遐想,暗示着山中禅寺的存在。
最后,“清游殊未倦,初月照松关”表达了诗人游兴未尽,对这次清幽之旅的喜爱,以及初升的月亮映照在松关(可能指山口或关门)的景象,为整个旅程画上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栖霞庵的景色,展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与意境之美。
此生身世两茫茫,醉里因君到故乡。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从此破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