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三》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三》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恸哭三郎逝,凄凉二载过。

我心方抱棘,汝泪复悬河。

齿为唇馀冷,哀从乐处多。

犹怜梦中句,声断不成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哭舍弟东山十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亡弟深切的哀思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首句“恸哭三郎逝”,直接点明了事件的核心——弟弟的离世,引发了诗人强烈的悲痛之情。接着,“凄凉二载过”则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悲痛并未消减,反而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增添了岁月的哀愁。

“我心方抱棘,汝泪复悬河。”这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弟弟生前的泪水。诗人的心如同被荆棘刺伤,而弟弟的眼泪则仿佛连成了一条河,生动地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失去亲人的无尽哀悼。

“齿为唇馀冷,哀从乐处多。”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悲痛与欢乐形成鲜明对比。牙齿因寒冷而颤抖,象征着内心的寒冷与悲痛;而欢乐之处却充满了哀伤,暗示了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瞬间也可能成为触动人心的哀悼时刻。

最后,“犹怜梦中句,声断不成歌。”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弟弟的话语,但这些话语却无法完整地表达出来,只能化为断断续续的歌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亡弟的深切怀念与无法言说的哀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情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亡弟的哀悼之情,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怀念,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五

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

(0)

团扇郎六首·其四

团扇薄不摇,窈窕摇蒲葵。

相怜中道罢,定是阿谁非。

(0)

时人为释道安语

漆道人。惊四邻。

(0)

葛洪引谚

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0)

惠帝大安中童谣

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0)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四首·其四

浮海难为水,游林难为观。

容色贵及时,朝华忌日晏。

皎皎彼姝子,灼灼怀春粲。

西城善稚舞,总章饶清弹。

鸣簧发丹唇,朱弦绕素腕。

轻裾犹电挥,双袂如霞散。

华容溢藻幄,哀响入云汉。

知音世所希,非君谁能赞。

弃置北辰星,问此玄龙焕。

时暮复何言,华落理必贱。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