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荷叶过人头,人倚高寒水上楼。
红树倒吹三日雨,黄花补种一篱秋。
蛮奴飞鞚学盘马,老妪隔林呼饭牛。
坐看儿童皆楚语,几如贾岛客并州。
清溪荷叶过人头,人倚高寒水上楼。
红树倒吹三日雨,黄花补种一篱秋。
蛮奴飞鞚学盘马,老妪隔林呼饭牛。
坐看儿童皆楚语,几如贾岛客并州。
这首清代诗人张问陶的《郊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气息的画面。首句“清溪荷叶过人头”,生动地展现了清流潺潺,荷叶茂盛,以至于超过了行人的头顶,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环境。次句“人倚高寒水上楼”,则写出诗人独自站在水边高楼,感受着高处的凉意,显得孤独而静思。
接下来两句“红树倒吹三日雨,黄花补种一篱秋”,通过描绘雨后红树的新绿和补种的黄花,展现出秋天的生机与农事活动,富有季节感。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倒吹”二字赋予风雨以动态,形象生动。
“蛮奴飞鞚学盘马”写的是村童模仿骑马的场景,充满童趣,而“老妪隔林呼饭牛”则描绘了农妇在远处呼唤牛群归栏,生活气息浓厚。最后一句“坐看儿童皆楚语,几如贾岛客并州”,诗人以贾岛自比,感叹身处异乡,听到的都是楚地方言,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郊居生活的日常琐事,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怀念。
时危伤去国,岁晚强登城。
过雁书难问,穷途泪欲倾。
江湖归客梦,梅柳故园情。
倚杖空凝伫,行藏竟不成。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飞盖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
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
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不绝,松影阑干,月笼寒翠。
莫唱阳关,但凭彩袖歌千岁。
秋星入梦隔明朝,十载吴宫会。一棹回潮度苇。
正西窗、灯花报喜。柳蛮樱素,试酒争怜,不教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