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空水共澄鲜》
《空水共澄鲜》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悠然四望通,渺渺水无穷。

海鹤飞天际,烟林出镜中。

云消澄遍碧,霞起澹微红。

落日浮光满,遥山翠色同。

樵声喧竹屿,棹唱入莲丛。

远客舟中兴,烦襟暂一空。

(0)
注释
悠然:悠闲的样子。
四望:向四周看。
渺渺:形容水势辽阔无边。
无穷:没有尽头。
海鹤:指海鸥或其他海边的鸟类。
天际:天边。
烟林:被烟雾笼罩的树林。
镜中:比喻水面如镜。
云消:云散去。
澄遍:澄清遍布。
碧:碧蓝色。
霞起:晚霞升起。
澹微红:淡红色。
落日:夕阳。
浮光:浮动的光影。
满:充满。
遥山:远处的山。
翠色:翠绿色。
樵声:砍柴人的声音。
喧:喧闹,这里指回响。
竹屿:生长竹子的小岛。
棹唱:划船时的歌声。
莲丛:莲花丛。
远客:远方来的客人。
舟中兴:在船上兴起的兴致或情感。
烦襟:烦闷的心情。
暂一空:暂时完全消失。
翻译
悠闲地向四周眺望,视野开阔,茫茫水域无边无际。
海鸥在天边翱翔,烟雾缭绕的树林倒映在如镜的水面。
云散后天空澄清一片碧蓝,晚霞初升时淡淡的泛着微红。
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遥远的山峦也披上了相同的翠绿。
砍柴人的声音在竹林小岛上回响,划船的歌声融入了莲花丛中。
远方来的客人在船中兴起兴致,心中的烦恼暂时一扫而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比和色彩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悠然四望通”一句,以悠然的态度展开全景式的观察,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紧接着,“渺渺水无穷”则更强调了水天一色的辽远和深邃。

“海鹤飞天际,烟林出镜中”这两句,通过对海鹤飞翔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凡尘、自由翱翔的意境,而“烟林出镜中”则是借用了古代画中的技法来形容自然景物之美,如同镜中所映。

接下来的“云消澄遍碧,霞起澹微红”两句,则通过对天空中云霞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温婉。其中,“云消澄遍碧”表达了一种清澈见底的蓝天,而“霞起澹微红”则是细腻地刻画出晨曦初照时的柔和光线。

“落日浮光满,遥山翠色同”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夕阳西下时景象之美,以及远处山峦在暮色中的统一绿意。

“樵声喧竹屿,棹唱入莲丛”两句,通过对林间木工和船夫声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生动的田园生活场景,而“棹唱入莲丛”则是诗人对水边渔家生活的一种细腻刻画。

最后,“远客舟中兴,烦襟暂一空”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旅者,在船上感受到的那份心灵的宁静与释放。这里“舟中兴”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喜悦,而“烦襟暂一空”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声音和光线变化的捕捉,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豁达。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天津

海水无南北,潮声日日来。

归人今海外,乡信寄潮回。

(0)

三题板桥馆壁

朔雪玄冬冻不开,仆夫疲病马虺隤。

鬓毛尽向风尘白,往复滇云十四回。

(0)

夏松泉太宰寿诗

赤舄归来鬓未星,紫垣光燄照涪陵。

山中宰相无尘事,河上仙翁有道经。

春色又惊梅蕊白,薰风几换荔枝青。

停云问月多篇咏,何日沧浪一共听。

(0)

赠赵大洲太史

起凤才华锦水头,鸣銮仙步上瀛洲。

文传庄叔栖云集,赋奏金卿花萼楼。

何国白环曾入贡,至今青海未全收。

庙堂终用平戎策,未许栖迟老一丘。

(0)

华清月夕

华清月华满,清都玄景开。

玉霜竟宇下,金波穿霤来。

鸿濛澄寒雾,缭垣静氛埃。

莲汤何窈窕,松岭亦崔嵬。

景灭集灵殿,声销按歌台。

繁华自当歇,芜没谁兴哀。

清光有今夕,欲去重徘徊。

(0)

戊戌除夕赠萦经徐尹

今夕知何夕,明朝是岁朝。

雪封岚气净,云护岭天遥。

杨柳惊横吹,梅花起丽谯。

故人新酒熟,储兴款春宵。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