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万里一长吁,老惫悠悠据槁梧。
未死自惭前死欠,有生不若此生无。
纵闻新诏开途辙,难把陈言入范模。
寄语嵩峰子张子,山林深隐是耆儒。
乾坤万里一长吁,老惫悠悠据槁梧。
未死自惭前死欠,有生不若此生无。
纵闻新诏开途辙,难把陈言入范模。
寄语嵩峰子张子,山林深隐是耆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张子华中秋感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况的深深感慨。首句"乾坤万里一长吁",描绘出广阔天地间诗人发出悠长叹息的场景,显示出其内心的苍茫与无奈。"老惫悠悠据槁梧",通过描绘自己疲惫衰老的状态,倚靠在枯木上,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沧桑感。
"未死自惭前死欠",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遗憾未能在生前做得更多,有一种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无力感。"有生不若此生无",进一步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无欲无求的向往,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
"纵闻新诏开途辙",提及新的政令或许能带来改变,但诗人认为自己难以再适应新的规范和模式,暗示了他对变革的无力回应。"难把陈言入范模",表明他已无法像年轻时那样积极参与社会,只能保持沉默。
最后两句"寄语嵩峰子张子,山林深隐是耆儒",诗人以告诫友人的方式,建议他们选择山林隐居,享受宁静的生活,这既是对朋友的劝慰,也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推崇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