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扳跻亦胜缘,宫墙遥在白云边。
斯文何代开榛莽,日月千秋见讲筵。
绝壑奔流虹自偃,经春芳草鹿犹眠。
临风不尽怀贤恨,松籁萧萧起暮天。
胜地扳跻亦胜缘,宫墙遥在白云边。
斯文何代开榛莽,日月千秋见讲筵。
绝壑奔流虹自偃,经春芳草鹿犹眠。
临风不尽怀贤恨,松籁萧萧起暮天。
这首诗描绘了白鹿洞这一胜地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首联“胜地扳跻亦胜缘,宫墙遥在白云边”以“胜地”点明地点之美,通过“扳跻”(攀登)的动作,表达了对探索美景的渴望。宫墙远在白云之间,既展现了景致的高远,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深远。
颔联“斯文何代开榛莽,日月千秋见讲筵”则转向对文化传承的感慨。这里提到的“斯文”,即文明与知识,它在某个时代被开启,历经千秋,依然能在讲堂上见到其辉煌。这不仅赞美了白鹿洞作为教育圣地的历史地位,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不息的敬仰。
颈联“绝壑奔流虹自偃,经春芳草鹿犹眠”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和谐共生的画面。绝壁之下的溪流仿佛彩虹般美丽,却因自然的宁静而显得平和。春天的芳草中,鹿儿悠然自得地休憩,没有外界的打扰,展现出一种原始的和谐与宁静。
尾联“临风不尽怀贤恨,松籁萧萧起暮天”则抒发了诗人对贤者的怀念之情。面对晚风,诗人思绪万千,对那些曾经在此留下足迹的贤人充满了怀念与敬意。松林中的风声,似乎也在诉说着历史的回响,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白鹿洞作为文化与自然融合之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有时神物待圣人,去后汤还冷,来时树亦春。
今兹十月自东归,羽旆逶迤上翠微。
温谷葱葱佳气色,离宫奕奕叶光辉。
临渭川,近天邑。
浴日温泉复在兹,群仙洞府那相及。
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
渐渍神汤无疾苦,薰歌一曲感人深。
征骖入云壑,始忆步金门。
通籍微躯幸,归途明主恩。
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
是节暑云炽,纷吾心所尊。
海县且悠缅,山邮日骏奔。
徒知恶嚣事,未暇息阴论。
峣武经陈迹,衡湘指故园。
水闻南涧险,烟望北林繁。
远霭千岩合,幽声百籁喧。
阴泉夏犹冻,阳景昼方暾。
懿此高深极,徒令梦想存。
盛明期有报,长往复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