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坐时。
天意教闲须有谓,人心刚动似无知。
烟轻柳叶眉闲皱,露重花枝泪静垂。
应恨尧夫无一语,尧夫非是爱吟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坐时。
天意教闲须有谓,人心刚动似无知。
烟轻柳叶眉闲皱,露重花枝泪静垂。
应恨尧夫无一语,尧夫非是爱吟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四十二首,邵雍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诗歌创作与个人心境的关系。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咏而写诗,而是诗作源于他静坐深思的时刻。接下来的“诗是尧夫默坐时”进一步强调了诗源于内心平静的状态。
诗人认为,上天赋予他闲暇时光是有其深意的,这种闲适需要有所寄托,而诗歌就是这种寄托,使得心灵有所表达。“人心刚动似无知”暗示在情感波动时,人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达,而诗歌则能捕捉这些微妙的情绪变化。
“烟轻柳叶眉闲皱,露重花枝泪静垂”通过自然景象描绘情感的微妙变化,轻烟如女子的眉头微蹙,露水打湿花朵仿佛无声的泪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心中的情感波澜。
最后两句“应恨尧夫无一语,尧夫非是爱吟诗”回应开头,看似自嘲,实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力量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自己虽然没有直接言说,但诗歌已足以传达他的心声,揭示出诗歌超越语言的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体验和自然景象为载体,探讨了诗歌创作与内心世界的紧密联系,以及诗歌作为无声语言的独特魅力。
午寒偏准。早疟意初来,碧衫添衬。
宿髻慵梳,乱裹帕罗齐鬓。
忙中素裙未浣,褶痕边、断丝双损。
玉腕近看如茧,可香腮还嫩。算一生、凄楚也拚忍。
便化粉成灰,嫁时先忖。锦思花情,敢被爨烟薰尽。
东菑却嫌饷缓,冷潮回、热潮谁问。
归去将棉晒取,又晚炊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