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阙崔巍逼敌营,乘舆仓卒赴青城。
力穷巷战悲何,计决亲行误范琼。
此后难逢回日驭,有人空唤渡河声。
杜家留守真鸡狗,草草南归失四京。
帝阙崔巍逼敌营,乘舆仓卒赴青城。
力穷巷战悲何,计决亲行误范琼。
此后难逢回日驭,有人空唤渡河声。
杜家留守真鸡狗,草草南归失四京。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宫廷在面对外敌侵扰时的仓促与混乱,以及随后的败退与失地。首句“帝阙崔巍逼敌营”以雄伟的宫殿反衬出敌军的逼近,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接着,“乘舆仓卒赴青城”描述了皇帝在紧急情况下逃往安全之地的情景。
“力穷巷战悲何堪”描绘了城市巷战的惨烈,士兵们在绝望中奋力抵抗,但无力回天。“计决亲行误范琼”则指出决策者亲自出征导致了错误的判断或行动,暗示了领导层的失误。
“此后难逢回日驭”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预感,即难以再见到君主返回京城的那一天。“有人空唤渡河声”则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展现了人们在渡过黄河后,对失去的故土和失去的国家的哀悼之情。
最后,“杜家留守真鸡狗”是对留守官员无能的讽刺,他们未能有效应对危机,导致国家的衰败。“草草南归失四京”总结了北宋最终的败亡,失去了包括东京在内的四个重要都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当时统治者决策失误的批判。
昔同令子业胶庠,知有德行厥后昌。
开廓襟怀虽善富,坚持气节亦刚肠。
掩棺往事成千古,刻石高文冠一乡。
梅岘速培松柏茂,便看褒宠贲幽光。
问东州何处,境胜人幽,两俱难得。
狼山相望,有高堂千尺。
妙曲轰空,彩云翻袖,乐奏壶天长日。
笑我飘然,蓬窗竹户,只延山色。
拟棹觥船,径冲花浪,直造雕筵,共醺仙液。
仍乞蟠桃,向庐山亲植。
未举江帆,早逢淮雁,问故人踪迹。
远老池边,陶翁琴里,此情何极。
庙食于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
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
西城一位京朝郎,官虽未显善声扬。
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
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
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
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
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喜今有便归乡多,吾侄春中偏饮和。
老去旧怀因称叙,吉人与就幸如何。
满眼各为君父子,谁忧平地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