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阑干,银栊槛,见彤霞和雪。
春深香国,记月圆时节。
五度护铃频咒,彩幡试剪,此情意、绵绵难讫。
爱花切。却恐嫩蕊浓香,误被他人折。
纵教未折,采摘应残缺。
欲拾零香枕畔,心情凄绝,怪东风、怎任狼藉。
玉阑干,银栊槛,见彤霞和雪。
春深香国,记月圆时节。
五度护铃频咒,彩幡试剪,此情意、绵绵难讫。
爱花切。却恐嫩蕊浓香,误被他人折。
纵教未折,采摘应残缺。
欲拾零香枕畔,心情凄绝,怪东风、怎任狼藉。
这首《祝英台近》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著名思想家康有为所作,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以“玉阑干,银栊槛”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里花开花落的景象,寄托了对美好时光易逝、情感难以言表的感慨。
“春深香国,记月圆时节”,春意盎然,月圆之夜,是诗人记忆中最为美好的时刻,但这种美好却难以持久。“五度护铃频咒,彩幡试剪”,在这样的时刻,诗人或许会祈求神灵保佑,用彩幡装饰,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内心的忧虑与期盼并未因此而减少。
“此情意、绵绵难讫”,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情感的深深眷恋,即使时间流逝,这份情感依然难以割舍。“爱花切。却恐嫩蕊浓香,误被他人折”,诗人对花朵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担心花朵在未完全绽放时就被他人采摘,破坏了这份自然之美。
“纵教未折,采摘应残缺”,即便花朵未被折损,但时间的流逝也会让它们变得残缺不全。“欲拾零香枕畔,心情凄绝”,诗人想要收集这些零散的香气,以慰藉心中的孤独与哀愁。“怪东风、怎任狼藉”,面对东风吹散花瓣的景象,诗人不禁发出疑问,为何美好的事物总是如此脆弱,不能长久保存。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花开花落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情感难以言说的无奈,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康有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个人的思绪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黄河互回折,青山时隐见。
行行次钜野,古服犹汉县。
空闻泽既猪,非复禹初甸。
野色浩无垠,忽复春风变。
春风不可稽,客子行亦倦。
黄金日以销,转觉青衫贱。
雨浊或胶舟,时行眺回堰。
惊吹捲平沙,河流激飞箭。
何处望神京,天涯云一片。
谁云千里遥,去去南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