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古名市,益国是家乡。
窑变胚胎器,街存瓦砾墙。
山川夺秀色,天地启珍藏。
寂寞书台在,茫茫春草长。
永和古名市,益国是家乡。
窑变胚胎器,街存瓦砾墙。
山川夺秀色,天地启珍藏。
寂寞书台在,茫茫春草长。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永和镇》描绘了一幅古朴而静谧的小镇景象。首联"永和古名市,益国是家乡",点出了永和镇的历史底蕴,曾经是繁华的市场,也是诗人的故乡益国之地。接下来的"窑变胚胎器,街存瓦砾墙",通过"窑变"一词,暗示了此地曾有陶瓷业的辉煌,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显示出历史的沧桑变迁。
"山川夺秀色,天地启珍藏",诗人借山水之景,赞美了永和镇自然风光的优美,似乎在说尽管人事更迭,但大自然的美依然如故,且可能隐藏着未被发掘的宝藏。最后一联"寂寞书台在,茫茫春草长",以书台的孤独与春草的茂盛形成对比,寓言了历史文化的沉淀与自然生命力的旺盛,表达了诗人对古镇深深的怀念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对永和镇古今风貌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以及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中林独往寡襟期,祗与耕桑治町畦。
迟晚识君真幸会,生平于世似分携。
未能捧履师黄石,且欲同歌效紫溪。
郡阁郊园遥百里,未妨怀寄屡封题。
超超飞骥尾,猎猎苍蝇翼。
托止如雅素,主之无避色。
相从辄腾蹋,稳望千里益。
朝刍雁田粟,夕饮龙渊液。
天山峻杳缭,过若影撩隙。
神官下旁闯,展折形叹惜。
为言螴蜳类,命自臭秽得。
胡然谬携载,浼尔云天骼。
是时决骤次,何莫怀辟易。
骎骎骅骝前,拟越穷发北。
仙风响琳琅,忽遇九方伯。
殷勤致羁绊,审按题肉力。
咨嗟绝尘足,恨乏轶群德。
悲此中道骥,愤死秀冈侧。
苍蝇试回首,海雾光圛圛。
进途当此穷,退路安可识。
寄声人间世,远致毋近测。
栖翔度材分,勿妄希彩色。
永鉴蝇骥穷,无妨每相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