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帘护了窗纱,玉钩斜。燕子成巢长自趁飞花。
秋千倦,银筝乱,莫看他。帘外游丝落絮是天涯。
重帘护了窗纱,玉钩斜。燕子成巢长自趁飞花。
秋千倦,银筝乱,莫看他。帘外游丝落絮是天涯。
这首《相见欢四首(其二)》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深闺女子的孤独与思绪。
“重帘护了窗纱”,开篇便以重重帘幕守护着窗前的轻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封闭的空间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隔绝。“玉钩斜”,描绘了帘钩的倾斜状态,既形象又富有动态美,仿佛在轻轻摇曳,增添了几分柔情与哀愁。
“燕子成巢长自趁飞花”,燕子筑巢于花间,自由自在地穿梭其间,这一景象与女子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燕子的自由与女子的束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达了女子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无奈。
“秋千倦,银筝乱,莫看他”,秋千的摆动让女子感到疲惫,银筝的弹奏也显得杂乱无章,这些日常的活动在她看来已失去了原有的乐趣,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这句中的“莫看他”则透露出女子内心深处的逃避与自我保护,不愿再面对现实的无奈与痛苦。
“帘外游丝落絮是天涯”,最后两句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游丝与落絮随风飘荡,仿佛是女子思绪的延伸,它们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如同天涯一般遥远,象征着女子对远方世界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力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语言含蓄而富有意境,展现了张惠言词作风格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