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霜橘偶明珠,磊落堆盘照坐隅。
九颂固应原取友,千头宁与李为奴。
佳名自昔南邦贵,丹实由来北地无。
此日满怀三叹息,茕然天地一身孤。
洞庭霜橘偶明珠,磊落堆盘照坐隅。
九颂固应原取友,千头宁与李为奴。
佳名自昔南邦贵,丹实由来北地无。
此日满怀三叹息,茕然天地一身孤。
这首诗名为《食洞庭橘有感》,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诗人以洞庭湖畔的霜橘为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橘子硕大且晶莹如明珠的景象,它们堆积盘中,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座席。诗人由此联想到古代的颂歌,认为橘子品质高洁,如同好友般值得尊敬,即使数量众多(千头),也不屑于与普通水果李子为伍。
橘子在南方历来享有美誉,而其红色的果实更是北方罕见,这引发了诗人对橘子产地和价值的感慨。他今日品尝此橘,心中充满感慨,感叹自己身处茫茫天地间,形单影只,感到孤独。整首诗寓情于物,借橘子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听予叮嘱,休挨饥寒。休执外乐歌欢。
休做风狂九伯,谄诈多般。
休起无明业火,更休思、名利相干。
休心急,也休迷休执,休受人谩。
只守平常度日,处无为清静,自是长安。
大道冲和真气,全在心闲。
欲要性停命住,万缘消、自结金丹。
神光灿,定将来,云步仙坛。
奇哉慧剑,无影无形。纯钢斩铁截钉。
劈碎恩山,斫断爱欲尘情。
剿除三尸六贼,不须弹、神鬼皆惊。
常把握,镇龟蛇二物,足下安宁。
此剑人人皆有,但专心向道,自显功能。
更以常清常静,涤刃光明。
自然通玄通妙,又何愁、性不灵灵。
功行满,也须当,须去蓬瀛。
重阳师父,预指南京。果然得赴蓬瀛。
四假凡躯弃下,真性超升。
浚仪桥边出现,劝臧公、早做修行。
垂教语,遮性命事大,名利休争。
更有登州大薛,在终南一遇,端的分明。
刘蒋张翁得药,身体康宁。
昆明池西人见,向空中、舞袖轻轻。
因得道,做神仙,久视长生。
和公师叔,猛悟良缘。弃官纳印休权。
远俗终南山下,庵盖茅椽。
身披麻衣纸袄,乐清闲、笑傲林泉。
怀美玉,便韬光隐迹,二十馀年。
因甚山侗侍奉,遇风仙曾说,活底神仙。
端的非常辞世,满室祥烟。
经年忽然空里,便贻子、画钓诗篇。
专诫我,莫教失见,休要夸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