窣地帘波,绿阴深处。穿花燕子双飞去。
名园亭榭似江南,白萍香近红桥路。
悄背东风,流光暗数。旧愁新恨浑无据。
连朝细雨落还休,嫩晴屋角春鸠语。
窣地帘波,绿阴深处。穿花燕子双飞去。
名园亭榭似江南,白萍香近红桥路。
悄背东风,流光暗数。旧愁新恨浑无据。
连朝细雨落还休,嫩晴屋角春鸠语。
这首清代杨芸的《踏莎行·息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园林画卷。"窣地帘波"形象地写出垂帘随风轻摆,如同水波荡漾,绿阴深处则隐含着盎然生机。"穿花燕子双飞去"描绘了燕子在繁花丛中穿梭飞翔的动态美,寓意着春天的活力与爱情的甜蜜。
"名园亭榭似江南"将眼前的景色与江南美景相提并论,展现出园林的精致与江南水乡的韵味。"白萍香近红桥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诗意,红桥与白萍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和层次。
"悄背东风,流光暗数"描绘了春风悄然吹过,时光在无声中流逝,引出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旧愁新恨浑无据"表达了词人对过往忧愁和当前烦恼的迷茫,找不到具体的源头。
最后两句"连朝细雨落还休,嫩晴屋角春鸠语"以连续的细雨和初晴时屋角春鸠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希望交织的氛围,暗示着生活的变迁和季节的更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息园的春景,同时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生活琐事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三春已尽洛阳宫,天气初晴景象中。
千朵嫩桃迎晓日,万株垂柳逐和风。
非论官位皆相似,及至年高亦共同。
对酒歌声犹觉妙,玩花诗思岂能穷。
先时共作三朝贵,今日犹逢七老翁。
但愿醁醽常满酌,烟霞万里会应同。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
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祇怀忧。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
珠树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
一昨秋风动远情,便忆鲈鱼访洞庭。
芝兰不独庭中秀,松柏仍当雪后青。
故人持节过乡县,教以东来偿所愿。
天上麒麟昔漫闻,河东鸑鷟今才见。
不将俗物碍天真,北斗已南能几人。
八砖学士风标远,五马使君恩意新。
黄尘冥冥日月换,中有盈虚亦何算。
据龟食蛤暂相从,请结后期游汗漫。
帘卷青楼,东风暖,杨花乱飘晴昼。
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
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
象床稳,鸳衾谩展,浪翻红绉。一夜情浓似酒。
香汗渍鲛绡,几番微透。
鸾困凤慵,娅姹双眉,画也画应难就。
问伊可煞□人厚。梅萼露、胭脂檀口。
从此后、纤腰为郎管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