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东风弱柳垂,关山迢递杳难期。
谁知游子中宵饭,正是闺人掩泪时。
红豆不须携满袖,江南何处寄相思。
巡檐夜步空庭月,宿鸟双栖自一枝。
马首东风弱柳垂,关山迢递杳难期。
谁知游子中宵饭,正是闺人掩泪时。
红豆不须携满袖,江南何处寄相思。
巡檐夜步空庭月,宿鸟双栖自一枝。
这首诗描绘了旅人夜晚在庭院中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子与远方亲人之间的情感牵绊。
首句“马首东风弱柳垂”,以马首迎风,弱柳轻摆的形象,营造出春日里温柔而又略带离愁的氛围。接着,“关山迢递杳难期”一句,点明了游子与家乡、亲人的距离遥远,相聚不易,情感上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愁。
“谁知游子中宵饭,正是闺人掩泪时”,将游子在外的辛酸与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两人情感的共鸣与痛苦。游子在异乡吃饭时,正是妻子在家中默默流泪的时刻,这种时空的错位,使得情感更加深沉而复杂。
“红豆不须携满袖,江南何处寄相思”,红豆象征着相思之情,诗人说不必携带满袖红豆,因为相思之情无处不在,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都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这一句表达了相思之情的普遍性和难以言喻的深刻性。
最后,“巡檐夜步空庭月,宿鸟双栖自一枝”,诗人独自在空旷的庭院中漫步,月光洒在身上,显得格外孤寂。宿鸟双栖,反衬出人的孤独。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也暗示了即使在自然界的和谐中,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也是无法避免的。
整首诗通过对游子与家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离别之苦、相思之痛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明代抒情诗中的佳作。
宦游偶落云水乡,耻以贪墨为吏商。
三年寄傲南窗月,一瓣为炷东堂香。
翛然清风揖佳客,好古博雅真扬扬。
旧题湔祓古寺壁,浊酒呼索邻家墙。
淋浪醉墨鸾凤舞,警语峭厉凌冰霜。
大碑小碑共检校,次第安置堂中央。
朅来弦歌有馀暇,逸兴剩欲希韩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