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鲁中都,哲人宰兹邑。
石刻思圣堂,后人知仰德。
污池困飞龙,鸾凤栖枳棘。
天意人岂知,来者三叹息。
立言泽万世,贫贱何足惜。
再拜登故台,敛衽拱而立。
恍如梦见之,受教开茅塞。
汶上鲁中都,哲人宰兹邑。
石刻思圣堂,后人知仰德。
污池困飞龙,鸾凤栖枳棘。
天意人岂知,来者三叹息。
立言泽万世,贫贱何足惜。
再拜登故台,敛衽拱而立。
恍如梦见之,受教开茅塞。
这首元代诗人胡祇遹的《题思圣堂》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之情。诗中首先点明地点为汶上鲁中都,此处曾有哲人治理,留下深刻影响。石刻的“思圣堂”不仅见证了这位哲人的存在,也寄托了后人对其品德的崇敬。
接着,诗人通过“污池困飞龙,鸾凤栖枳棘”的比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压抑的感慨。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未来的希望,期待着“来者”能改变这种局面。
“天意人岂知,来者三叹息”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诗人似乎在说,天意难测,但总有后来之人能洞察先机,有所作为。这三声叹息,既是对于现状的哀叹,也是对于未来的期盼。
最后,“立言泽万世,贫贱何足惜”强调了精神价值的重要性,认为留下有价值的思想比物质上的富足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对哲人精神的赞扬,也是对所有追求真理、传播智慧之人的鼓励。
“再拜登故台,敛衽拱而立”描述了诗人面对思圣堂时的恭敬态度,仿佛与历史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而“恍如梦见之,受教开茅塞”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访问,内心得到了启迪,思想得到了升华。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寄予的希望。
捲帘人在,碧琉璃世界,素华千顷。
深信嫦娥贪皎洁,夜夜霜清露冷。
天汉非遥,广寒何处,往事难重省。
松梢栖鹤,疏钟隔院敲醒。
重门深锁无哗,玉箫吹彻,寂寞良宵永。
多少红楼春梦好,几个空阶孤影。
罗袖惊寒,烟鬟滴翠,阵阵西风紧。
凭栏怅望,南飞乌鹊谁悯。
黄土埋金粉。想吴宫、何异南柯,欢场俄顷。
断送江山嚬笑里,梧叶秋深风紧。
更谁问、屧廊香径。
过眼烟花原幻迹,现花身、身后还留影。
依旧是,娇如病。当时占断繁华境。
一任取、歌酣舞倦,君王醉领。
生怕春宵容易度,多少迷离光景。
竟付与、五湖萍梗。
听到子规悽绝处,感沧桑、千载芳魂冷。
唤不得,红颜醒。
浮生可笑,似萍踪絮影,无端去住。
两地绵绵吹不断,剩有一丝情绪。
木叶惊寒,河梁惜别,有意无言处。
萧萧飒飒,一齐向我奔赴。
料是千古英雄,生前抑郁,浩气含馀怒。
激荡柔情成壮志,要使才人早遇。
千里蓬瀛,一帆云水,此意休孤负。
从兹破浪,马当定有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