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今昔不相侔,七十年来志未修。
疆域新分安哈界,人文旧向汉唐收。
两关要地推雄控,一邑名区纪胜游。
愧我风尘为俗吏,敢邀同学重搜求。
敦煌今昔不相侔,七十年来志未修。
疆域新分安哈界,人文旧向汉唐收。
两关要地推雄控,一邑名区纪胜游。
愧我风尘为俗吏,敢邀同学重搜求。
此诗由清代诗人苏履吉所作,名为《创修<敦煌县志>》,通过对敦煌这一历史地域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地方文化传承与记录的深思熟虑。
首句“敦煌今昔不相侔”,以对比手法开篇,强调了敦煌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变化,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更迭。接着,“七十年来志未修”点明了过去七十年间,关于敦煌的记载与研究并未得到充分的整理与编纂,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期待之情。
“疆域新分安哈界,人文旧向汉唐收”两句,既描述了敦煌地理疆域的新划分,也提到了其深厚的人文历史,特别是与汉唐时期的紧密联系,突出了敦煌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两关要地推雄控,一邑名区纪胜游”进一步阐述了敦煌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以及其作为旅游胜地的魅力,体现了对敦煌独特价值的肯定。
最后,“愧我风尘为俗吏,敢邀同学重搜求”表达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自谦与责任感,同时也邀请同行学者共同参与敦煌史料的搜集与研究工作,体现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与积极参与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敦煌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情感寄托,也体现了其对于文化传承与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比、描述、抒情等多种手法,生动展现了敦煌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夕阳一抹。风帘静、清吟不尽萧索。
钿车宝马,欢情转首,恨生清角。
伤春梦恶,断红沁、残阳影薄。
甚悤悤、珠幡彩胜,障眼总尘漠。
休念开元日,尺五城南,蹋歌声乐。
麝尘溅处,颤鸾龙、宝钗零落。
海样莺花,俊游事、铜驼记著。
只疏梅、月底弄影未负约。
雁声催落空梁月,凄然顿惊离绪。
料得据梧吟,镇沈冥谁语。露荷彫枉渚。
更休问、采香俦侣。赖有西山,向人依旧,数峰清苦。
独酌不成欢,霜风紧、落叶打窗如雨。
萧瑟对江关,忆兰成词赋。秣陵秋几许。
定愁满、古台烟树。夜堂悄,有梦从君,化断云千缕。
国风周南冠四始,吟咏由来闺阁起。
漫言女子贵无才,从古诗人属女子。
诗人世每谓多穷,我道穷时诗乃工。
请看后世流传者,多在忧愁愤激中。
我师聪明由夙慧,髫龄解字传三岁。
家贫母病苦备尝,针黹馀閒爱文艺。
于归家是紫薇郎,遇天得所传书香。
兰闺联句春方暖,式旦趋朝日正长。
酸风忽折鸳鸯草,兰芽况复霜前槁。
偏将薄命付伊人,坐使红颜速衰老。
天长地久恨迢迢,大节松筠特地昭。
冰雪名篇人比洁,归真取字意殊超。
触境生情每言志,一编写尽平生思。
不道风云月露词,纯以性灵追六义。
我幸身居弟子名,执绖问字早心倾。
夜读清诗刚掩卷,秋高月朗碧空明。
《题冰雪堂诗稿》【清·那逊兰保】国风周南冠四始,吟咏由来闺阁起。漫言女子贵无才,从古诗人属女子。诗人世每谓多穷,我道穷时诗乃工。请看后世流传者,多在忧愁愤激中。我师聪明由夙慧,髫龄解字传三岁。家贫母病苦备尝,针黹馀閒爱文艺。于归家是紫薇郎,遇天得所传书香。兰闺联句春方暖,式旦趋朝日正长。酸风忽折鸳鸯草,兰芽况复霜前槁。偏将薄命付伊人,坐使红颜速衰老。天长地久恨迢迢,大节松筠特地昭。冰雪名篇人比洁,归真取字意殊超。触境生情每言志,一编写尽平生思。不道风云月露词,纯以性灵追六义。我幸身居弟子名,执绖问字早心倾。夜读清诗刚掩卷,秋高月朗碧空明。
https://shici.929r.com/shici/iKk76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