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船上濑急,归路石溅溅。
白石百花静,清江初月圆。
偶逢林下叟,为话竹间禅。
明发遥相忆,青山生暮烟。
春船上濑急,归路石溅溅。
白石百花静,清江初月圆。
偶逢林下叟,为话竹间禅。
明发遥相忆,青山生暮烟。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傍晚时分,僧人乘船沿溪而行的场景。"春船上濑急"写出了溪流在春天的湍急,以及诗人目送僧人离去的情景。"归路石溅溅"进一步渲染了舟行的动态和环境的清冷。
"白石百花静"切换到对周边景色的细腻描绘,白石与百花在静谧中更显宁静,暗示了僧人的孤寂与自然的和谐。"清江初月圆"则点出时间已至夜晚,一轮皎洁的初月挂在清澈的江面上,增添了画面的诗意。
"偶逢林下叟,为话竹间禅"是诗人意外遇见山林中的老者,他们一同谈论禅理,展现了僧人与世俗之间的微妙联系。最后两句"明发遥相忆,青山生暮烟",诗人想象着明日清晨醒来,心中仍会怀念这次相遇,而青山在暮霭中若隐若现,给人留下悠远的回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通过送别僧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体现了元末明初诗人的禅意与山水情怀。
湖光收尽只芙蕖,决眦飞来白鸟孤。
想见城南葛藤老,又将心境示妻孥。
高木纷万状,皆从毫末来。
天时与人事,相资以为媒。
根本初不同,他时终异材。
东风动霄壤,繁华媚池台。
花枝竟无言,车马争徘徊。
霜雪一朝怒,孰与松柏陪。
青青几千尺,寒峰正崔嵬。
向来丝竹处,索寞空尘埃。
明堂屹南面,梁栋支倾摧。
匠石有青眼,肯为桃李开。
穷年后悔心,何似今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