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梅三首·其二》
《红梅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妖桃杏,数点微酸已著枝。

(0)
注释
雪里:在雪中。
开花:开花。
却是:却反而。
迟:晚。
何如:不如。
独占:独自占据。
上春时:早春时节。
造物:大自然。
含深意:蕴含深意。
故:所以。
施朱:施加红色(比喻花朵鲜艳)。
发妙姿:展现美妙的姿态。
细雨:细雨。
裛:滋润。
残:凋零。
千颗泪:无数的泪珠。
轻寒:微寒。
瘦损:消瘦。
一分肌:一分肌肤。
不应:不应该。
便:就。
杂:混杂。
妖桃杏:妖艳的桃花杏花。
微酸:微弱的酸味。
著枝:挂在枝头。
翻译
雪中的花朵开放得晚,不如独自享受早春时光。
也明白大自然蕴含深意,所以赋予它在春天初绽的美丽姿态。
细雨滋润着凋零的花瓣,微寒使它的肌肤更加清瘦。
不应混杂于妖艳的桃花杏花中,几滴微酸已挂在枝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雪中初开的梅花与其他植物相比显得迟缓,但正因如此,它独自占据了整个春天。诗人感叹大自然的深意,认为梅花被赋予了特殊的美丽外观。在细雨和轻寒中,梅花虽然略显瘦损,但依然坚守自己的节操,不随便与其他早熟的桃杏混杂。最后一句“数点微酸已著枝”表达了梅花即将开放的生机。整首诗体现了梅花独特的美和高洁的品格,以及诗人对自然界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冬夜书怀呈富枢密

耳聋无用问新闻,矫首何妨目作昏。

痴绝已甘投老境,背驰宁受乞怜恩。

难陪年少从渠薄,赖得春回为我温。

京洛交游频检校,渡江今有几人存。

(0)

江楼饮客

邻家贳酒尊,斟酌共王孙。

老菜羹迟熟,冻油灯屡昏。

夜寒人罢市,坐久仆敲门。

隔岸歌明月,月明江水浑。

(0)

寄刘潜夫

八斗文章用有馀,数车声誉满江湖。

今年好献南郊赋,幕府文章有暇无。

(0)

食苦笋

吾乡苦笋佳,出处惟石屋。

玉肌腻新酥,黄衣缘深绿。

林深恐人知,头角互出缩。

烟雨养春姿,此物未成熟。

三月腊酒香,开樽慰幽独。

烹庖入盘俎,点酱真味足。

未须五鼎牛,聊称一囊粟。

朅来庾岭下,岁月去何速。

经冬又七春,未分穷途哭。

今朝好事者,惠我生一束。

头髡甲斓斑,味恶韵粗俗。

儿童不惯尝,哕噫惊媪仆。

老妻念乡味,放箸泪盈目。

丈夫志有在,何事校口腹。

呼奴更倾酒,一笑风生谷。

(0)

夏日即事·其二

心莹是非都不入,神清魂梦亦无多。

年来借问生何似,梅雨寒塘飐露荷。

(0)

论语绝句·其四十八

一篇乡党尽威仪,夫子寻常岂自知。

若使区区故如此,其劳终亦不胜为。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