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其三》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我愿延陵道,几如渭水阳。

适传杯泛影,何意隙沉光。

拟补兰陔雅,翻吟薤露章。

支离妨执绋,雨泣望楸行。

(0)
注释
延陵道:指古代贤者延陵季子的道德典范之路。
渭水阳:渭水的北岸,象征光明和希望。
适传杯泛影:适逢饮酒传杯的欢乐时刻。
隙沉光:形容时光如缝隙中的光线,悄然流逝。
兰陔雅:比喻高尚的品格或文学雅趣。
薤露章:借指挽歌或哀悼诗篇。
支离:形容身体残缺或精神疲惫。
绋:牵引灵柩的绳索,代指丧事。
雨泣:在雨中哭泣。
楸行:楸树成行的道路,常用于墓地。
翻译
我渴望追随延陵的道路,如同渭水之阳般明亮。
恰逢举杯共饮,却未料时光悄然流逝。
试图以兰花般的高雅弥补,反而吟诵起关于死亡的哀歌。
身体支离破碎,妨碍了我送葬队伍前行,只能在雨中哭泣,望着楸树行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舅母太夫人方氏所作的挽词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怀念。诗人以延陵道和渭水阳为背景,寓言自己对舅母的追思如同渭水之阳般长久。"适传杯泛影"描绘了与舅母共度的美好时光,而"何意隙沉光"则暗示了时光飞逝,舅母突然离世,让诗人感到悲痛不已。

"拟补兰陔雅"中,兰陔常用来比喻家庭和睦,诗人想通过诗歌来延续舅母在世时的和谐氛围,但现实却是"翻吟薤露章",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的哀歌。"支离妨执绋"表达了诗人因丧事忙碌而身心疲惫,无法亲自送别,只能在雨中哭泣,遥望舅母的灵柩缓缓行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舅母生前欢聚与身后哀悼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情厚谊和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莎衣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0)

苕溪·其一

晚立苕溪溪上头,往来无数采菱舟。

采菱归去明朝卖,安识人闻乐与愁。

(0)

巫臣二首·其一

万古风情不易禁,多言未似不言深。

楚王只听巫臣谏,不道逃吴已有心。

(0)

声声慢

烟横山腹,雁点秋容。

(0)

蹋莎行/踏莎行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0)

渡江云三犯/渡江云.中吕商,俗名小石调西湖清明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