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古风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落宫商,是何曲调。

古洞风清,寒潭月皎。

报公知,须晓了,融峰最好音声鸟。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故事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开篇即引用了佛教中著名的“拈花微笑”典故,象征着智慧的传递和领悟的瞬间。这种非言语的交流,超越了语言的界限,直指心灵深处的理解与共鸣。

“不落宫商,是何曲调”,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在传统音乐中,“宫商”代表了五声音阶中的两个音阶,这里用来比喻常规的表达方式或规则。诗人通过“不落宫商”的表述,暗示了一种超越常规、直达本质的表达方式,引人深思。

“古洞风清,寒潭月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古洞中微风轻拂,寒潭上明月高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样的自然景观,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也是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报公知,须晓了,融峰最好音声鸟”,结尾部分以“融峰”为背景,将“音声鸟”置于其中,似乎在说,真正的智慧与理解,如同山峰间的鸟鸣,虽细微却能穿透云雾,传达深远的意义。这里的“融峰”,既可理解为山峰的融合,也暗含着万物归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宗故事为引子,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超越世俗、直达心灵深处的智慧与理解,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禅学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吴门逢郑四

几载天涯别,逢君空自悲。

知无桑梓念,不敢问归期。

(0)

西寺寻公朗上人因同宿小舟

寻僧入招提,斜阳下疏木。

只恐隔关门,同到舟中宿。

(0)

夏日邀屠田叔使君佘宗汉明府闵寿卿柳陈父王献子钱叔达吴元瀚诸山人颜廷愉都护兴公舍弟避暑平远堂分得一先韵

借得琳宫结净缘,数声钟磬出诸天。

龙江潮满千溪合,雉堞云开万井连。

瀑布乱飞丹嶂雨,山衣同历翠微烟。

莫言座上无丝竹,花外啼莺柳外蝉。

(0)

寄题郭张虚香雪斋

高斋遥散白氤氲,历乱梅花到处闻。

一笛残魂千树雪,半窗疏影满林云。

寒生姑射仙人梦,香借孤山处士坟。

何物江南堪寄远,年年春色倍思君。

(0)

重阳后顾世卿招游清凉寺翠微亭

虚亭高与翠微连,尚有黄花照法筵。

下界梵音中夜磬,半空帆影隔江船。

马行十里松阴月,人藉孤峰草色烟。

我本倦游多感慨,老僧休说六朝年。

(0)

寄赠屠长卿仪部·其二

一区长傍鉴湖边,坐对三花九品莲。

家散黄金惟塑佛,诗成白雪半游仙。

栖禅净室云堪卧,驭气遥空电可鞭。

他日从君无别语,祗应同證大因缘。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