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琳宫结净缘,数声钟磬出诸天。
龙江潮满千溪合,雉堞云开万井连。
瀑布乱飞丹嶂雨,山衣同历翠微烟。
莫言座上无丝竹,花外啼莺柳外蝉。
借得琳宫结净缘,数声钟磬出诸天。
龙江潮满千溪合,雉堞云开万井连。
瀑布乱飞丹嶂雨,山衣同历翠微烟。
莫言座上无丝竹,花外啼莺柳外蝉。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避暑的雅致场景,诗人徐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平远堂周围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的和谐交融。
首联“借得琳宫结净缘,数声钟磬出诸天”,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氛围,借用了道观的清静环境,钟磬之声仿佛从天际传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龙江潮满千溪合,雉堞云开万井连”,进一步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象。龙江之水涨满,溪流汇聚,雉堞云雾缭绕,远处的村落连成一片,展现出一幅雄浑而又宁静的画面。
颈联“瀑布乱飞丹嶂雨,山衣同历翠微烟”,聚焦于瀑布与山色,瀑布在阳光下飞溅,如同丹青画卷上的雨滴,而山色则在翠绿的烟雾中显得更加生动,两者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尾联“莫言座上无丝竹,花外啼莺柳外蝉”,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宴会气氛的赞美。即使没有丝竹之音,但花丛中黄莺的啼鸣与柳枝间蝉的低吟,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自然界的音乐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夏日避暑地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人文活动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春山罨画春江平,江头春船椎鼓声。
钟陵别乘唤帆席,笑看猎猎风摇旌。
明朝太末经行处,悬愁望断烟绵树。
劳劳樯燕亦留君,且共推蓬话情素。
钟陵地雄古名都,美官况复称题舆。
看君逸足展夷路,逐电追风万里馀。
前知按部劳绥抚,箳篂行湿西山雨。
君家孺子有遗台,试向东湖聊讯古。
兰阴新漉酒吹醅,更折江花劝引杯。
圣代兴廉访良吏,迟君却抱鹤书回。
士生堕尘网,窘若囚飞虫。
思牵黄耳不可得,况欲云卧听松风。
何郎可怜人,耻与俗同调。
不作穷愁懊恼诗,独抱青山坐长啸。
诛茅结屋傍林塘,石兰露菊秋风香。
掉头万事一不顾,仰天白眼倾壶觞。
邈予坐阻窥幽躅,梦到东窗攀绿玉。
裁诗寄似堂中人,为楷银钩写高竹。
颇怜胸次抱经纬,半缕不上山龙衣。
谁知烟雨暗青笠,得意云水春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