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匡周入楚郊,楚王雄霸亦咆哮。
不思管仲为谋主,争取言徵缩酒茅。
小白匡周入楚郊,楚王雄霸亦咆哮。
不思管仲为谋主,争取言徵缩酒茅。
此诗描绘了历史上的一个场景,反映出古人对权谋的争斗与批判。小白匡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以武力威胁楚国,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楚王雄霸咆哮,则表明他对此事的不满和愤怒。
管仲为谋主,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是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他以智谋著称,能够治理国家,使之强大。诗人提及管仲,是为了对比当时楚国君臣之间争权夺利、缺乏远见和智慧的局面。
言徵缩酒茅,则是指古代的一种征税方式,即通过收取酒和茅草等物资来供养军队。诗人用此意象,批判当时统治者不顾民生,只知扩张领土、争权夺利。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即希望有智慧的谋士来引导国家走向繁荣稳定。
舟维水市寒,远见任城暮。
两岸积人烟,有祠祀子路。
前阀垂丹青,后箧开铅素。
惊看父手题,悲使儿魂仆。
铮铮言可闻,簌簌泪如注。
只今蒲绿深,何似淮黄怒。
事嗟往境驰,政觉留神顾。
怜予负笈趋,此去将谁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