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字曾经二十年,雕虫小技沐矜怜。
翁今无意呈三策,我亦旋思息万缘。
月缺月圆心自在,花开花落梦相牵。
看他求利争名客,千顷波中一叶船。
问字曾经二十年,雕虫小技沐矜怜。
翁今无意呈三策,我亦旋思息万缘。
月缺月圆心自在,花开花落梦相牵。
看他求利争名客,千顷波中一叶船。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贾斧仙长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洞察。首联“问字曾经二十年,雕虫小技沐矜怜”表达了诗人与贾斧仙长相识已久,虽技艺微小却受到对方的赏识与珍爱,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与相互间的尊重。
颔联“翁今无意呈三策,我亦旋思息万缘”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表明贾斧仙长无意于展示高深的谋略,而诗人也随即思考放下一切杂念,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颈联“月缺月圆心自在,花开花落梦相牵”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内心的状态,月圆月缺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花开花落则暗示着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与内心自由的感悟,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万千,内心仍能保持宁静与自适。
尾联“看他求利争名客,千顷波中一叶船”以生动的比喻收束全诗。将那些追逐名利的客人们比作在广阔湖面上的一叶扁舟,既渺小又无助,反衬出诗人与贾斧仙长之间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这不仅是对贾斧仙长人格魅力的赞美,也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与贾斧仙长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九曲棹歌》【宋·朱熹】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https://shici.929r.com/shici/fGLZI2.html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