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台百尺。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
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
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
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
大明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台百尺。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
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
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
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
这首元代诗人吴师道的《十台怀古(其十)凌歊台》描绘了大明天子游历南国的盛况,以及对历史遗迹凌歊台的怀古之情。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场景。
首句“大明天子游南国”,点明了故事背景,即明朝皇帝南巡的情景。接着,“红粉三千台百尺”描绘了皇帝出游时随行的众多美女,以及壮观的行宫规模,展现出豪华与繁华。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两句,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壮丽的氛围。歌声与钟声在水面激起波浪,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而宫殿的帘幕与周围的树木在碧蓝的天空映衬下,呈现出一片宁静而深邃的景色。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描述了皇帝乘坐华丽的车驾到达凌歊台,侍从们欢笑相迎的场景,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繁华的消逝。昔日繁华的凌歊台如今只剩下荒废的宫门,花柳不再,寄奴(刘裕)时代的土障也已蒙上了尘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
最后,“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表达了皇帝沉迷于眼前的享乐,忽视了国家长远的利益,暗含对统治者沉溺享乐、忽视国家大事的批评。“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则以青山绿水的静美反衬出皇帝行为的荒唐,暗示了江山易主、繁华不再的结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怀古,反映了对权力与享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春风骀荡杨飞花,怒马驰骋人离家。
一日行程百馀里,数日应到天之涯。
天涯远望云瀰漫,天涯久住星霜换。
争怪连宵梦转多,那堪积岁书长断。
一纸忽来千里书,书来已是隔年馀。
此日差喜君无恙,转怅还乡信仍虚。
草木托根各有处,游子行踪偏无据。
邻家前宵有客归,言君又渡桑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