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台怀古·其十凌歊台》
《十台怀古·其十凌歊台》全文
元 / 吴师道   形式: 古风

大明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台百尺。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

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

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

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师道的《十台怀古(其十)凌歊台》描绘了大明天子游历南国的盛况,以及对历史遗迹凌歊台的怀古之情。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场景。

首句“大明天子游南国”,点明了故事背景,即明朝皇帝南巡的情景。接着,“红粉三千台百尺”描绘了皇帝出游时随行的众多美女,以及壮观的行宫规模,展现出豪华与繁华。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两句,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壮丽的氛围。歌声与钟声在水面激起波浪,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而宫殿的帘幕与周围的树木在碧蓝的天空映衬下,呈现出一片宁静而深邃的景色。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描述了皇帝乘坐华丽的车驾到达凌歊台,侍从们欢笑相迎的场景,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繁华的消逝。昔日繁华的凌歊台如今只剩下荒废的宫门,花柳不再,寄奴(刘裕)时代的土障也已蒙上了尘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

最后,“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表达了皇帝沉迷于眼前的享乐,忽视了国家长远的利益,暗含对统治者沉溺享乐、忽视国家大事的批评。“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则以青山绿水的静美反衬出皇帝行为的荒唐,暗示了江山易主、繁华不再的结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怀古,反映了对权力与享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吴师道

吴师道
朝代:元   字:正传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生辰:1283—1344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游松云寺

随缘过北岭,缓步到禅林。

欲玩当前境,因求现在心。

严霜花半陨,秋老树无阴。

纵得清凉意,菩提何处寻。

(0)

远别离

春风骀荡杨飞花,怒马驰骋人离家。

一日行程百馀里,数日应到天之涯。

天涯远望云瀰漫,天涯久住星霜换。

争怪连宵梦转多,那堪积岁书长断。

一纸忽来千里书,书来已是隔年馀。

此日差喜君无恙,转怅还乡信仍虚。

草木托根各有处,游子行踪偏无据。

邻家前宵有客归,言君又渡桑乾去。

(0)

秋游·其二

浅溪斜拗路,老树半藏村。

积稻都成幄,编柴可当门。

悬流春石罅,落叶匿云根。

三两农人坐,閒将米价论。

(0)

呈彭宝臣学使·其三

一朝知己百年心,往日青衫泪满襟。

凡质果容陪点瑟,痴心还望度牙琴。

未沾化雨难为石,得入垆锤便是金。

千尺龙门山万仞,先登今已近华簪。

(0)

元夜

火树银花十里宽,歌声喧入白云端。

春宵素月无人管,任我凭栏彻夜看。

(0)

至双峰寺留宿·其四

杰阁倚诸天,当窗璧月圆。

涧光澄夜气,山影淡秋烟。

心目空千古,虚灵净万缘。

非关灰木者,寂灭学安禅。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