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虎优龙总异才,自甘溷迹逐尘埃。
神君心有齐民术,廉吏今无避债台。
官阁鬓朋搜旧本,江村父老贳新醅。
庙堂荐祢知何日,屈指谁为济世材。
劣虎优龙总异才,自甘溷迹逐尘埃。
神君心有齐民术,廉吏今无避债台。
官阁鬓朋搜旧本,江村父老贳新醅。
庙堂荐祢知何日,屈指谁为济世材。
此诗《寄费幼鹤表丈》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缪荃孙所作,通过对“劣虎优龙”、“神君”、“廉吏”、“官阁”、“江村”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首联“劣虎优龙总异才,自甘溷迹逐尘埃”,以“劣虎”和“优龙”比喻社会中不同的人才类型,指出他们各有其独特之处,却往往在世俗中沉沦,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颔联“神君心有齐民术,廉吏今无避债台”,通过“神君”与“廉吏”的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神君拥有惠及民众的智慧,而现实中廉洁的官吏却难以避免债务困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无奈。
颈联“官阁鬓朋搜旧本,江村父老贳新醅”,描绘了官府与乡村的生活场景。官府中人忙于搜集旧书,而江村的老人们则以新酒相待,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体现了社会的不同层面与状态。
尾联“庙堂荐祢知何日,屈指谁为济世材”,表达了对国家能否发现并重用人才的疑问,以及对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之人的期待。通过“庙堂荐祢”这一典故,寄托了诗人对于贤能之士能够得到重用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对人才价值的重视,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文关怀。
万里高空,度西风、画出一行飞雁。
三径菊花,东篱露黄开遍。
遥山淡染青螺,爱野色行寻步缓。消遣。
惜秋光、好把寒香偷剪。不问秋深浅。
待白衣送酒,倒翠樽花畔。
消遥甚、更脱帽,垂襟疏懒。
王孙富贵风流,况大隐、旁人争羡。舒眼。
任天涯、日酣云展。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
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
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