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疏林积霭间,举头无处不苍山。
老松怪石莫知岁,幽鸟孤云相与闲。
衮衮红尘嗟宦路,时时飞梦绕禅关。
上方大士观空坐,应笑喧卑数往还。
寺在疏林积霭间,举头无处不苍山。
老松怪石莫知岁,幽鸟孤云相与闲。
衮衮红尘嗟宦路,时时飞梦绕禅关。
上方大士观空坐,应笑喧卑数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寺庙景象。"寺在疏林积霭间",写出了寺庙隐匿于稀疏林木和缭绕雾气之中,环境清幽。"举头无处不苍山",进一步强调了四周被苍翠山色环绕,给人以广阔而深远的感觉。
"老松怪石莫知岁",通过老松和奇形怪状的石头,传达出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的静谧。"幽鸟孤云相与闲",以鸟儿和孤云的悠闲自在,衬托出山中的寂静与超脱。
"衮衮红尘嗟宦路",诗人感叹世俗仕途的纷扰,与眼前的清修之地形成对比。"时时飞梦绕禅关",表达了他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暂时解脱。
最后,诗人想象高处的佛菩萨"上方大士观空坐",对他们这些俗世之人频繁往返于喧嚣与宁静之间的行为,可能报以微笑,暗示出一种超然的审视和淡然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景色,寓含了诗人对尘世与出世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烛龙进无力,迟迟当天街。
火云相夹持,烧空焰正开。
亢阳肆为虐,真宰应暌乖。
市贾看坐废,糁汗浮黄埃。
蛟龙惧汤沸,蟠蛇屈深泥。
燕雀罹燔炙,塌翼投蒿莱。
深山长薄中,但荫狼与豺。
形骸端欲弃,强饰胡为哉。
摛辞遣烦闷,音律那能谐。
安得万松风,倏然与之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