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山前江接天,女儿浦口好泊船。
船头鸥鹭不相识,飞上钓鱼竿上眠。
麻姑山前江接天,女儿浦口好泊船。
船头鸥鹭不相识,飞上钓鱼竿上眠。
这首元代诗人黄真仲的《棹歌为松江渔者李复礼作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边渔舟图景。诗中以麻姑山和女儿浦为背景,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首句“麻姑山前江接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麻姑山与江水相连的壮丽景象,山与水仿佛融为一体,直入云霄,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辽阔。接下来,“女儿浦口好泊船”则将视角转向江边,点明了渔舟停泊的位置,暗示着这里是一个适合休憩和生活的美好地点。
“船头鸥鹭不相识,飞上钓鱼竿上眠”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鸥鹭与渔舟之间的和谐共处。鸥鹭似乎对停泊在江边的渔舟并不陌生,它们自由自在地在船头飞翔,甚至大胆地落在钓鱼竿上休息,这一幕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刻画,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先生昔随玄豹住,丹壑冥濛日烟雾。
先生今与赤龙飞,南望碧山空翠微。
茅堂苍苍云气入,囊琴锁户阴阴湿。
沚兰沙温春鸟暮,庭松月清夜鹤立。
君不见山下石,峞?千尺矶,经年不钓苔成衣。
玉琪羊裘各有分,可问王孙归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