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随驾至昌平登万寿山》
《随驾至昌平登万寿山》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万里平原入渺茫,淡烟疏雨晓苍苍。

河流北下连沧海,山势西来接太行。

小洞人家鸡犬静,云边石室水泉香。

经行不异桃源境,驻目凭高意转长。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首句“万里平原入渺茫”,开篇即以辽阔无垠的平原起笔,给人以广阔深远的空间感。“淡烟疏雨晓苍苍”则通过轻柔的烟雾和稀疏的雨滴,渲染出清晨的朦胧与清新,将画面的氛围推向了更加细腻与柔和的层次。

接着,“河流北下连沧海,山势西来接太行”两句,笔触转向宏大,描绘了河流蜿蜒北流直至大海,山脉自西而来与太行相连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这种由近及远、由细到宏的描绘手法,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小洞人家鸡犬静,云边石室水泉香”则将视角拉回人间,通过描绘隐居在山间洞穴中的人家,以及云雾缭绕、泉水清新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意境。鸡犬之声相闻,却并不喧闹,反而增添了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经行不异桃源境,驻目凭高意转长”两句,诗人以桃源为喻,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心中油然而生的不仅仅是对美景的赞叹,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读潮本韩集

大雅寥寥不复还,如公几得古人全。

格高枯淡复志赋,意到浑沦原道篇。

赵子遗编今复乱,欧公校本孰能传。

古音秘矣尤难识,聊与磨铅一究研。

(0)

韩木·其一

层江波静鳄如扫,一亩寒阴禽自呼。

莫把甘棠比韩木,令人洒涕共长吁。

(0)

寄题兴国倅厅湖山伟观楼

华表归威可手攀,新亭风景落眉间。

千年宇宙千年事,万里湖山万里天。

庭蠡水来仍水落,衡庐云起复云閒。

古今只在斜阳外,安得凭高一破颜。

(0)

南山青

天公研黛朝染山,天女戏手双娥弯,挼丝试青坠人间。

年时春山未著色,十万野条先弄碧。

天公一笑不汝争,白华吹尽秋风生。

肤寸长含八分雨,南山与天青万古。

(0)

郊行小憩

岚气深笼屋,机声细出林。

落花流水径,芳草短墙阴。

啼鸟招人处,斜阳过客心。

明朝坐曹去,拄颊盼遥岑。

(0)

天基节特晴

东风特地奇,阁雨放朝曦。

历数归仁寿,乾坤表诞弥。

愿敷皇极福,重立太平基。

忠爱无疏贱,新年第一诗。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