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寥寥不复还,如公几得古人全。
格高枯淡复志赋,意到浑沦原道篇。
赵子遗编今复乱,欧公校本孰能传。
古音秘矣尤难识,聊与磨铅一究研。
大雅寥寥不复还,如公几得古人全。
格高枯淡复志赋,意到浑沦原道篇。
赵子遗编今复乱,欧公校本孰能传。
古音秘矣尤难识,聊与磨铅一究研。
这首宋朝陈知柔的《读潮本韩集》表达了诗人对韩愈作品的独特见解。首句“大雅寥寥不复还”暗示了韩愈诗作在当时已属罕见,具有高雅的艺术价值。接着,“如公几得古人全”赞扬韩愈能全面继承古人的文学传统,显示出其深厚的艺术功底。
“格高枯淡复志赋,意到浑沦原道篇”进一步评价韩愈的诗歌风格,认为其作品格调高洁,语言朴素而深沉,意境浑然天成,仿佛源自大道之理。诗人提及“赵子遗编今复乱,欧公校本孰能传”,指出韩集版本混乱,唯有像赵子这样的学者整理,欧公校订的版本才能流传后世。
最后两句“古音秘矣尤难识,聊与磨铅一究研”揭示出诗人对于古音研究的兴趣,感叹韩集中的古音晦涩难懂,他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以求更深入理解韩愈的诗歌艺术。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韩愈诗歌的高度评价和对其作品版本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学术追求。
罗君画松奇且雄,两株屹立青天中。
已愁白昼结寒雨,更觉素壁吹长风。
横梢屈铁苍皮健,恍惚垂云青一片。
若非巫峡道中逢,定向华山峰顶见。
深林无人日色昏,萧瑟似有孤啼猿。
苍根下走岩石裂,清响暝与溪流喧。
古来志士沦野草,每见良材叹枯槁。
何如此树保天真,千岁高堂奉君老。
海波不作,水天外、一望茫然无际。
万顷琉璃人倒影,濯尽脂香粉腻。
振袖临风,飞觞酹月,大有髯苏意。
铜琶铁板,许侬也吐豪气。
休为萍泊他乡,故园荆棘,满腹生牵系。
屈指年华过半百,须识浮生如寄。
历尽艰难,从今应悟,离合悲欢理。
学书学剑,有儿幸亦磨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