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严江茅大夫见赠赋答为别》
《严江茅大夫见赠赋答为别》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汉将移军细柳营,每从高会听鸣筝。

惟应落帽当筵醉,那取从军载笔行。

彩鹢停风维晓岸,断鸿随雨入秋冥。

江堤芳草霜中尽,明日将谁寄别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明朝诗人徐渭在与友人分别之际,以诗相赠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自然景色的变换。

首句“汉将移军细柳营”,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如同古代将领与士兵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分别的伤感氛围。接着,“每从高会听鸣筝”一句,描绘了聚会时的欢乐场景,筝声悠扬,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增添了一丝哀愁。

“惟应落帽当筵醉,那取从军载笔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离别前能尽情享受欢聚的时光,借酒浇愁,而不是像古代将领那样带着笔墨从军远征,暗示了对当前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不舍。

“彩鹢停风维晓岸,断鸿随雨入秋冥。”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自然景象,彩鹢(一种美丽的鱼)在晨风中停泊在岸边,而孤独的大雁则随着雨水飞向昏暗的秋空,形象地表现了离别的凄凉与孤独。

最后,“江堤芳草霜中尽,明日将谁寄别情。”诗人感叹江边的芳草在霜中凋零,预示着美好的时光即将逝去,明天将无法再找到寄托离别之情的对象,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相聚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题县八景·其四谷口樵归

谷口路应赊,前山已夕照。

樵夫咏而归,风吹入别调。

(0)

题县八景·其八柑榄松风

秀挺干霄木,清阴覆石坛。

翠摇风力劲,香湿露华漙。

倦鹤栖枝稳,凌霜耐岁寒。

栋梁应许尔,何事尚泥蟠。

(0)

贞节石桥

榕叶阴阴覆小溪,行人桥上晚潮低。

阿婆天与陂头上,岁岁清明鞠马蹄。

(0)

出泷

水落滩声咽,舟移夕照寒。

鱼龙潜泽国,鸿雁度江干。

双鬓乾坤老,三秋道路难。

浮云烟水晚,何处是平安。

(0)

清明后三日偕陈尧伯冼衍孔卢少虚南浦泛舟遇雨

春流南浦绿,泛棹晚风前。

对酒争传曲,狂歌独扣舷。

山云来骤雨,岸火起新烟。

何处兰桡女,褰裳湿采莲。

(0)

次答黄逢永订游西樵不果

挥杯言共访仙踪,书到云山未许从。

玉洞明朝单系马,穗城后夜几听钟。

扪萝选胜惟双屐,纵步行吟仗短筇。

几欲缄题那可寄,直愁回首鹧鸪峰。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