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茅檐静,澄怀道味长。
年光付书卷,幽事续垆香。
日出鸟乌乐,雨收花竹凉。
萧閒习成懒,不是寡迎将。
独坐茅檐静,澄怀道味长。
年光付书卷,幽事续垆香。
日出鸟乌乐,雨收花竹凉。
萧閒习成懒,不是寡迎将。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先生在茅檐下独自静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中“独坐茅檐静,澄怀道味长”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邃。接下来,“年光付书卷,幽事续垆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将时光寄托于书籍之中,以香炉之烟为伴,享受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致生活。
“日出鸟乌乐,雨收花竹凉”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最后,“萧閒习成懒,不是寡迎将”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忙碌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徵明先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以及他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先参负文豪,喜子绍前志。
总角弄古辞,绰有高远致。
云敷及泉涌,思锐不可挚。
落笔惊乡达,翔声耸朝士。
聪明累多病,冉冉精神敝。
玉芝折孤茎,吴岳失灵气。
前后千万年,浮生秖暂寄。
广大班马程,发轫聊小试。
奇才固难生,生则天复忌。
遗章可偿寿,尚尔不朽恃。
初怪语不祥,往往寓感喟。
色惨花当萎,鸣悲鸟将逝。
茫茫修短数,岂亦容人意。
不应老钝夫,顾为英俊泪。
逸迹离城市,分居雁鹜沙。
屋中人懒散,门外树横斜。
名漏山公启,乡当虞仲家。
梳头下白雪,把钓著乌纱。
风信北窗取,月从东海赊。
交僧会樱笋,儿子托桑麻。
醉坐自横管,春游或命车。
鸬鹚安野竹,蛱蝶选林花。
观我还观物,其生岂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