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泉无停迹,静者临其旁。
跳珠石触起,霏花衣渗凉。
倾听入希声,载漱空膏粱。
嗒然与心契,岂复嗟望洋。
流泉无停迹,静者临其旁。
跳珠石触起,霏花衣渗凉。
倾听入希声,载漱空膏粱。
嗒然与心契,岂复嗟望洋。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题画三首(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画面:流动的泉水悄无声息,静静地映照着静观者。他观察到泉水溅起的珠玉般水花,如同细碎的花瓣洒在身上,带来一丝清凉。诗人沉醉于这宁静的景象中,倾听泉水的声音,那声音细微得几乎不可闻,仿佛洗净了心灵的尘垢。他感到与自然的心灵契合,不再有对外界的感叹或迷茫,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夜萤流碧。隔冰绡替月,暗窥红隙。
恁几度、贪醉留欢,总不似那回,背镫初夕。
自误娇痴,甚恩怨,变歌成泣。
想移襟换抱,尽被泪花,染作胸臆。相思坠红信息。
奈熏篝宿被,依旧狼藉。
最记忆、挽断罗衣,又催送花前,忍问踪迹。
一枕新凉,各睡去,更谁追惜。
绕云屏,翠峰十二,梦来自觅。
江城暗雨,正残箫昏梦,客船无酒。
曲里香尘,吹不起,还误少年衫袖。
官烛烟寒,驿亭波暖,绿入清明柳。
玉人休折,小眉经岁疏瘦。
慢忆赋别东风,待新词谱遍,吴趋歌口。
后日西园,春好在,留得一双鹤守。
蓬海仙踪,蓟门归梦,叠鼓催津堠。
长安花发,故袍鸳缕能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