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芳魂定不迷,幽冥之事渺无稽。
玉坛荐籍行朝北,金像弹经跪向西。
皎皎月华犹未满,青青柳叶几曾齐。
终朝不断杯中物,欲把兹怀醉不题。
一片芳魂定不迷,幽冥之事渺无稽。
玉坛荐籍行朝北,金像弹经跪向西。
皎皎月华犹未满,青青柳叶几曾齐。
终朝不断杯中物,欲把兹怀醉不题。
这首诗《惆怅(其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一片芳魂定不迷,幽冥之事渺无稽”,开篇即以“芳魂”为引,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知世界的疑惑。芳魂,既指美好的生命或精神,也暗含对已逝之人的哀思。幽冥之事,指的是死后世界的事物,渺无稽则表达了对死后世界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感。
颔联“玉坛荐籍行朝北,金像弹经跪向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对某种信仰或仪式的追求。玉坛荐籍,可能象征着对某种神圣知识或信仰的敬仰和献祭;朝北、跪向西,则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宗教仪式或朝拜方向,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探索。
颈联“皎皎月华犹未满,青青柳叶几曾齐”,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皎皎月华,明亮而未满,暗示时光的流转和不完美;青青柳叶,虽绿意盎然,却难以完全一致,象征着生命的独特与差异。
尾联“终朝不断杯中物,欲把兹怀醉不题”,揭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心理状态。终朝不断,意味着饮酒的持续,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法排解的情绪;欲把兹怀醉不题,则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醉酒来逃避现实,但又不愿言明心事的矛盾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生死哲学、自然景象以及饮酒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存在价值以及内心挣扎的深刻思考。
菊花开日是重阳,坡翁妙语不可当。
我云但得花之趣,何必秋来菊有黄。
神仙中人寿且康,老年见客才下堂。
幅巾飘飘映华发,导我直过东篱傍。
庵居春风定先到,已见菊苗三寸长。
浩歌渊明饮酒章,悠然依旧虞山苍。
素琴无弦旧有例,当春赏菊嗟何妨。
封题一笑报苏子,为我转致陶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