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其一》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其一》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难向重华达片言,皋陶不下问沈冤。

游魂八极身为辔,衔恨千龄口似鞬。

肯让秦人剪鹑首,欲回周纪次天鼋。

寸心自比夔江石,那信东吴未可吞。

(0)
鉴赏

这首诗是易顺鼎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难向重华达片言,皋陶不下问沈冤”,以“重华”象征古代圣明之君,表达了诗人难以直接向古代圣贤表达心声的感慨,同时暗含对历史冤屈的深切关注,希望有公正的声音能为沉冤昭雪。

颔联“游魂八极身为辔,衔恨千龄口似鞬”,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游荡于天地间的灵魂,被命运的缰绳束缚,心中满载着千年来的遗憾与愤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颈联“肯让秦人剪鹑首,欲回周纪次天鼋”,通过对比秦始皇统一六国与诗人对恢复周朝纪年的渴望,表达了对历史变革的反思与对传统秩序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变革的期待与担忧。

尾联“寸心自比夔江石,那信东吴未可吞”,诗人将自己的心比作坚韧不拔的夔江石,即使面对强大的东吴(这里可能隐喻某种强大的力量或势力),也坚信自己的信念不会被轻易吞没,体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变革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茄冬西畔导双旌,俯瞰沧波似掌平。

村落几家田畯宅,夕阳一棹估儿钲。

山荒草木秋声借,风定鱼龙昼睡成。

谁上将军筹海策,堠亭把酒话屯兵。

(0)

和邱仙根山长元韵·其二

南国甘棠爱戴同,园亭结构喜尤工。

斐亭艳说江郎笔,独有才名压海东。

(0)

次韵和邱仙根山长寄怀·其三

海上思君倍怅然,新恩同拜九重天。

重杨不绾离情住,眷恋庭闱忽七年。

(0)

茅港道中

持节番寮往复还,海声溪韵共潺湲。

红蕉径里居人少,紫蔗田边牧竖閒。

小队骎骎投野宿,前旌冉冉渡沙湾。

夕晖澹著倪黄笔,一抹平林数尺山。

(0)

保生帝

保生帝,不医国,当医民,功德在民宜为神。

喧腾五月龙舟开,海上王拜帝君来。

帝颜微笑送王归,五色香花夹路飞。

霓旌风马不得见,袂云汗雨空霏霏。

归来倾箧坐叹息,斗储忽罄虚朝食。

巳抛绫锦劳歌喉,又典衣衫换旗色。

清时乐事人所为,浇风靡俗神不知。

神不知,降祥降殃天无私。

(0)

书蔡香祖掌教海南杂著后·其二

诸夷唱和重吾儒,显得君才记事珠。

岂但临歧争供帐,更添佳药衬行厨。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