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忧道乐清贫,白发终为不仕身。
嵇阮没来无酒客,应刘亡后少诗人。
山前月照荒坟晓,溪上花开旧宅春。
昨夜回舟更惆怅,至今钟磬满南邻。
先生忧道乐清贫,白发终为不仕身。
嵇阮没来无酒客,应刘亡后少诗人。
山前月照荒坟晓,溪上花开旧宅春。
昨夜回舟更惆怅,至今钟磬满南邻。
此诗描绘了一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隐者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自在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首句“先生忧道乐清贫”即点明了主题,表现了主人公对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态度。紧接着,“白发终为不仕身”则强调了这种生活选择是坚定而长久的。
接下来的两句“嵇阮没来无酒客,应刘亡后少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上的隐逸和文学家,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怀念与惋惜之情。其中,“嵇阮”指的是嵇康,被视为清高自许的代表;“应刘”则可能是指古代文人刘伶或其他有名的隐逸。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点化,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山前月照荒坟晓,溪上花开旧宅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月光洒在荒废的坟墓之上,溪水边花朵盛放于废弃的旧宅,这些意象不仅烘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两句“昨夜回舟更惆怅,至今钟磬满南邻”,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夜晚乘舟归来,更增添了一份难以言说的忧思。而“钟磬”这一古代用于清晨警醒人的器物,此处却“满南邻”,意味着整个南边的地区都在使用这种传统工具,这可能是对旧日生活的一种怀念,也可能是一种孤独感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友人逝去的哀思,展示了一个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高士形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