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之野,弥苍莽。迤壶关,属上党。
有雄矫健,曰馀宿将。于故之思,泣示厥像。
倚孽狐,势方张。辨臣献议,劝下太行。
趋怀孟虎牢,计之上。争洛邑,以东乡。
王师奄至,扼其吭。帝授方略,中厥状。
兽穷骇突,死卒以炀。胁从已逮,孥肆放。
凯歌回,皇威畅。
黎之野,弥苍莽。迤壶关,属上党。
有雄矫健,曰馀宿将。于故之思,泣示厥像。
倚孽狐,势方张。辨臣献议,劝下太行。
趋怀孟虎牢,计之上。争洛邑,以东乡。
王师奄至,扼其吭。帝授方略,中厥状。
兽穷骇突,死卒以炀。胁从已逮,孥肆放。
凯歌回,皇威畅。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场上的激烈战斗与将领的智勇。开篇“黎之野,弥苍莽”,描绘出一片辽阔而荒凉的战场景象,充满了紧张与肃杀之气。接着,“迤壶关,属上党”则点明了战场的位置,暗示着这是一场关乎战略要地的争夺战。
“有雄矫健,曰馀宿将”赞扬了一位老练英勇的将领,他深谙兵法,经验丰富。在“于故之思,泣示厥像”一句中,诗人通过描述这位将领的神情和动作,展现了他在思考战略时的深情与决断。
“倚孽狐,势方张”形象地描绘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如同狡猾的狐狸,正准备发动攻势。然而,“辨臣献议,劝下太行”表明了有智谋之士提出建议,引导军队采取正确的行动方向。
接下来的“趋怀孟虎牢,计之上”描述了军队向虎牢关进发的战略决策,这是明智之举。随后,“争洛邑,以东乡”则进一步展示了军队的目标是夺取洛邑,并向东推进,显示了他们远大的战略视野。
“王师奄至,扼其吭”形容了朝廷军队突然出击,直击敌军要害,展现了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和高效性。最后,“帝授方略,中厥状”说明了皇帝亲自授予将领战略指导,使得战术得以精准执行。
“兽穷骇突,死卒以炀”描绘了敌人在绝境中疯狂反扑,但最终被击溃。“胁从已逮,孥肆放”则表示俘虏的处理,体现了战争后的秩序恢复。最后,“凯歌回,皇威畅”表达了胜利的喜悦与皇权的威严得到彰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刻画,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勇气与智慧,以及胜利后的喜悦与和平。
宿草遂如许,吾谁作九原。
堂堂那有此,凛凛尚能存。
日落松风迥,天清霜气暄。
百年知己泪,洒泪欲何言。
繄剡藤之为纸兮,品居上者有三。
盖筱簜之变化兮,非藤楮之可参。
在晋而名侧理兮,储郡库以九万。
曰姚黄今最显兮,蒙诗翁之赏谈。
加越石以万杵兮,光色透于金版。
近不数夫杭由兮,远孰称夫池茧。
半山爱其短样兮,东坡耆夫竹展。
薛君封以千户兮,元章用司笔砚。
数其德有五兮,以缜滑而为首。
发墨养笔锋兮,性不蠹而耐久。
惜昌黎之未见兮,姓先生而为楮。
使元舆之及知兮,又何悲剡藤之有。
客曰美哉越纸兮,有大造于斯文。
然世方好纸而玉兮,又乌知乎此君。
晚浴新凉,风蒲乱、松梢见月。庭阴尽、暮蝉啼歇。
萤绕井阑帘入燕,荷香兰气供摇箑。
赖晚来、一雨洗游尘,无些热。心下事,峰重叠。
人甚处,星明灭。想行云应在,凤凰城阙。
曾约佳期同菊蕊,当时共指灯花说。
据眼前、何日是西风,凉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