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成二十年,今夜月重圆。
两姓包三乐,同寮庆十全。
笑谈谐素愿,宾主谢高天。
莫逆无劳约,俱祈得永延。
诗成二十年,今夜月重圆。
两姓包三乐,同寮庆十全。
笑谈谐素愿,宾主谢高天。
莫逆无劳约,俱祈得永延。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丁未年仲夏时节举行的赏月宴会。诗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记叙了与友人共同庆祝之情景。
"诗成二十年"表明诗人的创作生涯已达二十载,这不仅是对个人艺术成就的一种肯定,也显示出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今夜月重圆"则直接点出了宴会举行的时间背景,是一个月亮皎洁、圆满之夜,为欢聚增添了几分神圣与和谐。
"两姓包三乐,同寮庆十全"中的"两姓"指的是参加宴会的人来自不同的两个家族,而"包三乐"则是对宴会气氛的形容,意味着充满欢声笑语。"同寮"表明大家相聚一堂,共同庆祝,而"十全"可能暗示宴会达到了一个圆满和谐的境界。
"笑谈谐素愿"描绘了宴会上的轻松交流,每个人都在分享着自己内心的愿望与喜悦。"宾主谢高天"则是对这美好夜晚的一种感激,似乎在感谢上苍赋予他们这样一个完美之夜。
最后两句"莫逆无劳约,俱祈得永延"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无需刻意维系,只愿这份情谊能够长存。"俱祈得永延"则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这样的时光能够延续下去。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月下聚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生活和艺术创作的热爱与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持久存在的深切期盼。
三年况瘁人,得此一区宅。
何如舍桑下,三宿情难释。
自比柳下惠,援止非有择。
北窗容膝地,敷坐亲书册。
休日须作字,支板劣五尺。
意中苦未展,纸素亦颇积。
稍欣廊下步,群鸽久就食。
无机自无怖,飞集绕我侧。
初夏柳始芽,默计好将息。
婆娑廿株树,暂辍磨人墨。
旧京数寄书,花事如过客。
南归兴不浅,来日谁能测?